風災下的國際災民流離失所
民間團體促建立跨部會協助機制

2009/08/24
苦勞網特約記者

莫拉克風災過後,災民的救助、安置重建等等都是問題。然而,一樣受災,新移民與移工卻在語言不通的處境下,面臨更加艱困的條件。8月22日,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TIFA)、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一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應主動整合各部會資訊,協尋或協助風災中受害的新移民與移工。

據了解,目前台灣約有新移民41萬人,包含27萬大陸籍配偶、14萬外籍配偶,移工部分則有34萬人。然而,在這次莫拉克風災中,受災、失蹤的人數有多少,沒有人知道。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理事長張育華表示,新移民與移工的資料,各自歸內政部、移民署、勞委會甚至地方政府管轄。因此,如不成立跨部會的合作機制,根本無法整合這些名單。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成員,來自越南的阮金鳳表示,日前至災區曾巧遇三位越南姊妹,其中一位阿芳來台灣才三個月,連中文都還不太會說。阿芳表示,越南家鄉的親友看到台灣風災新聞,都擔心得不得了,好不容易才取得聯繫。而越南籍看護工阿紅,則對阮金鳳說出了一個住在小林村的同鄉姊妹,「阿深」(Doan Thi Tham)然而,因為台灣政府沒有特別針對新移民、移工提供資訊管道,所以阿紅完全無法得知阿深的消息。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總幹事吳靜如認為,國外很容易看到台灣的風災新聞,但是卻難以得知自己親友的實際狀況。僅能透過個人的方式取得聯繫。吳靜如舉例,2006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馬上發給外籍人士收音機,並設立多語廣播頻道,廣播各種災區新聞或政府方面的消息。「勞委會等單位應該發揮平常控管移工的能力」吳靜如說。

對於目前安置、以及未來重建的階段,需要怎樣的協助?張育華認為,首先需要成立多語的諮詢專線,並聘請印尼、越南等語言的通譯人士進駐災區,提供新移民與移工諮詢、心理輔導等等協助。吳靜如則認為,初步估計,約有4萬名移工在此次受災範圍,其中多半為看護工。而在災區經濟受創的情況下,如僱主受害,移工的工作條件、薪資、就業等等,未來恐怕也會發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