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美紅/專題報導
災後重建展開,南化關山村遷村問題再度引起重視,近幾年風災不斷,中央與地方每年颱風過後,都要為關山村聯外道路崩塌斥資上億經費重建,遷村呼聲隨之高漲,小林村遭土石掩埋,居民對環境警覺雖提高,但攸關未來生計與人身安全的拔河戰,有諸多掙扎,村民希望政府不要強制遷村,尊重村民的意願。
不少村民指出,他們情況和羌黃坑不同,羌黃坑只是搬離住所,但果園還在附近,若關山遷村,果園、住所全放棄,談何容易,除非有周全的配套措施,才會考慮遷離。
關山部分老村民即使生活無虞,但「死也要死在這裡」,老人死守家園幾乎成為宿命,要將人「拔離」世居的家園,切斷對土地的記憶,內心掙扎實非外人所能理解,希望政府尊重村民選擇。
關山村面積佔南化鄉2/3大,戶籍登錄270戶、711人,經村幹事實地查訪,清查出住戶256戶、689人,村民長期與山林為伍,靠豐富山產、農務營生,山中無日月,即使兒孫都在外,仍有不少老人堅持獨居在山中。
「上面只說要遷村,但要離開世居的環境,談何容易?」關山村謝國男說,不少村民認為一旦離開關山村大片林地,將無法謀生,尤其村民多數年紀都超過4、50歲,除了務農,根本找不到工作機會。
台南縣府表示,莫拉克風災後是遷村的絕佳機會,災後重建條例通過後,關山村民的私人土地及地上物須徵收、承租地的地上物都能徵收,而土地不合法承租但實際有人住及耕作,也可能發放救助金,未來村民可以工代賑,擁有基本收入。
部分村民擔憂步上小林村滅村後塵,的確有遷村打算,尤其家中還有小孩的父母,希望遷出後,讓兒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日後也能安居樂業,不用每逢強颱期間就提心吊膽。
但有部分村民認為關山村歷經多次風災考驗,從未大面積崩塌,也未有人傷亡,加上關山村屬台地地形,村民分散在山林中,並未像小林村一樣集中,應不至於爆發滅村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