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視上看到熟悉的屏東、高雄、嘉義等沿海區幾成水鄉澤國,特別是佳冬、林邊養殖區更是魚屍遍地,家當全毀,想要恢復昔日榮景恐還有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要走。國人不禁要問遭此劫難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為了台灣養殖漁業的長遠發展,是到了該理性檢討與務實面對的時刻。
水產養殖產業對促進台灣經濟成長與賺取外匯的貢獻,已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原本屬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壤貧瘠不適耕作的土地,經開挖成魚塭後,配合國人刻苦耐勞的天性,終能將廢糞土變黃金,成簍成簍的鰻魚、草蝦、虱目魚、石斑、九孔等經濟養殖魚類,被空運到國外高級餐廳,換回大把大把的鈔票,大幅改善農村風貌。當時養殖漁民一夕致富者不在少數,也因為養殖漁業帶來如此優渥的經營利潤,導致全台掀起一股養魚熱潮,魚塭數目呈倍數成長。
由於發展過於快速,相關管理法規跟不上腳步,加以政府公權力的不彰,導致違法魚塭數目甚至遠超過合法魚塭,養殖產業失序發展的結果,病害、地層下陷、水患等災難接踵而至,終於讓產業付出慘痛代價。
而政府為解決上述困境早於民國八十年核定「養殖漁業輔導方案」,規畫設置養殖生產區,投資興建養殖公共設施,推廣海水、海洋養殖,推行使用循環水設備等措施,減少養殖的用水量。對不適合養殖的現有魚塭,配合地區發展及其他產業的需要鼓勵釋出等改善方案,並於民國八十四年起通過實施「地層下陷防治執行方案」。然事隔二十年,此次颱風重創南部養殖集中地區,災情創紀錄,也揭露出地層下陷、違法魚塭與魚病問題始終未獲有效解決甚至更加惡化的殘酷事實,顯示主管機關確有值得檢討之處,監察院應該究責,讓後續者知所戒慎,否則災難永遠不止。
如今傷害已經造成,面對許多沿海地區早已在海平面下的事實,連排除積水都極為困難,對於這些地區是否要再盲目投下龐大的治水經費,並允許就地復養政府必須三思,不能急就章。面對國際強力競爭,為求國內養殖漁業的永續發展,除了要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外,應可透過航照圖標示出台灣主要養殖魚塭分布及地層下陷區位,瞭解兩者相關性並依照嚴重程度,分別施予不同的解決方法。
更重要的是,對於不符規定受災業者是否就地合法,允許其繼續從事養殖生產,還是要公告禁養,政府須做出明確宣示,並擬妥退場機制與配套措施,不能再和稀泥下去,以免悲劇一再重演。這恐怕才是台灣漁業問題根源所在,卻也是漁業界最不願面對的真相!(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回應
Re: 漁業界不願面對的真相
漁政官員為官不為社稷
漁業署長大力推銷吃魩仔魚(漁業推廣月刊268期27頁.
http://www.fa.gov.tw/chnn/statistics_publish/monthly/?PHPSESSID=564ef210...)但是「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 這樣的捕撈情況若是不加以管理和改善的話,最後,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from 廖鴻基 拒吃魩仔魚 http://blog.udn.com/HungGee/1814748)
Re: 漁業界不願面對的真相
漁政官員為官不為社稷
漁業署長大力推銷吃魩仔魚(漁業推廣月刊268期27頁.
http://www.fa.gov.tw/chnn/statistics_publish/mon
thly/?PHPSESSID=564ef21071073822c9aa18ded22cfff1)
但是「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牠們是海洋魚種數量及海洋食物鍊的基礎。... 這樣的捕撈情況若是不加以管理和改善的話,最後,可能導至整個沿岸漁業的滅亡。」(from 廖鴻基 拒吃魩仔魚 http://blog.udn.com/HungGee/18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