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的第一條保育河川楠梓仙溪、玉打山遠眺日出的景致、三明火的地理奇觀都讓人心曠神怡、大嘆壯闊風光的美麗。
楠梓仙溪發源於嘉義縣阿里山東麓,流經高雄縣那瑪夏、甲仙、杉林等鄉鎮至旗山匯入高屏溪。那瑪夏鄉內的楠梓仙溪河谷,位於玉山山脈與阿里山脈之間,是一個標準的縱谷地形,全鄉從北往南有13個大型河階,也就是鄉內居民主要居住與農耕所在地點。老人溪、那都魯溪等11條支流在鄉內穿梭,水質清澈河床變化多樣,因而在河川之內孕育豐富的魚類資源。
玉打山位於那瑪夏鄉與阿里山鄉的交界處,由山稜線上可以見到阿里山與那瑪夏鄉的天然美景。往玉打山可由鄉內民族村往民生村方向進入;或是由阿里山的茶山林道轉觀日支線往玉打山頂進入,沿途蜿蜒曲折坡度極高,山頂上有一座平台,平台中央為三角測量樁定位點,天氣好時,在平台的涼亭上方可看見玉山山頂。
多年來地方政府為了發展觀光,希望將好山、好水介紹給大家,鄉公所多次舉辦教育訓練,邀請學者專家與鄉內民宿、餐飲業者分享營造商圈的重要性。相關的教育訓練課程包含旅遊環境、店家形象塑造及行銷宣傳等教育課程訓練,目的就是為了協助當地店家更清楚自己所擁有的經濟價值,適當的行銷對於那瑪夏鄉的經濟繁榮將更有幫助。
該不該發展觀光?有些鄉民常跟我說:「奇怪,為什麼每次回家鄉,都覺得家鄉的山、水怪怪的?」隨著過去一年比一年嚴重的雨季傷害,一直都有鄉民反對觀光化發展;但是,這個有小瑞士之稱的地方,終究還是向發展觀光之路邁進了。
自從對外道路改善,大量遊客湧入,造成溪流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使得魚類資源大量減少。楠梓仙溪河川的中、上游段河床寬闊,遍佈卵石且河流彎曲,流量豐富水質清澈,污染程度甚低,因此魚類資源豐富。
由於位在海拔在5百公尺以上,因此水溫較平地為低,一年之間的水溫約在15℃至23℃之間。為了維護楠梓仙溪那瑪鄉鄉段的溪流魚類資源,並保護境內保育類魚種與其棲息環境,2003年5月那瑪夏鄉公所將楠梓仙溪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由鄉公所負責執行區內保育及管理工作。
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為楠梓仙溪的乾旱枯水期,同時也是魚類的主要繁殖期,這段期間禁止垂釣;楠梓仙溪為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唯一以魚類為主的保護區,區內魚類種類至少有10種,包括高身魚、埔里中華爬岩鰍、台灣鏟頷魚、台灣石鑌等;以台灣鏟頷魚為優勢魚種,其次為台灣石鑌,二者合計約佔本區魚類總量的70%以上。此外全區鳥類約有80種,其中並包含許多保育類鳥種。鉛色水鶇、小剪尾、畫眉、紅山椒鳥等皆為保育類鳥類。
(下週續,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