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發布調查報告,稱我國7月份失業率已達5.94%,創下「我國史上新高」。(圖/中央社) ■林柏儀
今年7月份主計處發布調查報告,稱我國失業率已達5.94%,創下「我國史上新高」。消息傳來,各主流媒體又再度紛紛討論我國經濟與失業問題。各方學者專家、名嘴、人力銀行業者成為了熱門發言人,從各種角度討論我國失業為何又創新高?怎麼辦?
英國社會學家Bob Jessop倡導「文化政治經濟學」(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y),主張關注「同樣的政治經濟結構,會因為不同的社會文化詮釋,導致不同的社會後果」,政治經濟研究要面對此一「文化意識」層次,才能完整理解社會變遷的邏輯。將此觀點應用在當前的失業問題討論上,我們將發現,失業不只是客觀的失業人數如何計算、也不只是預估失業率將如何變化的問題,更大的問題在這背後:社會大眾如何看待失業問題的來源?是短期的不景氣、勞工的失能,還是資本暴政下的結果?並且,因診斷、詮釋觀點的不同,所產生的失業問題處方為何?是靜待景氣回復或提昇勞工競爭力即可?還是有徹底變革的必要?
不同的觀點,必將導致台灣未來截然不同的後果。以下是我們對3個主流失業問題論述的反駁,我們期許更細緻地檢驗這些對失業的「診斷」和「處方」,將能突破種種謊言,拒絕主流輿論以資方立場壟斷詮釋這場資方自身造成的危機。
一、失業問題是因「人力素質不足」?還是「僱佣機會不足」?
首先,面對當前的失業危機,主流論述開始了不知何處而來,但長期符合台灣勞工意識的診斷:追根究底,就是「競爭力」的問題。他們說:現在不是沒有工作機會,而是很多老闆想找合適的勞工卻找不到;會有失業問題,就是因為我們勞工的「人力素質不足」:畢業的學生能力不足、所學和職場有很大的落差,已就業的勞工技能又漸漸跟不上產業界的需求。於是,處方很簡單,就是要加強勞工的專業和人力素質,才能夠降低失業率。如透過行政院推動的「促進人力加值方案」,要讓勞工重返校園充電;或是各種強化在職勞工職業訓練,讓在學學生到企業實習的計畫等,都是這樣邏輯下的處方。
對於這樣的論述,我們的一個反問是:如果現在失業率攀高的問題,是出在青年畢業生的專業、人力素質不足,那請問在15年前,青年畢業生「平均受教育年數」少於現今將近3年,人力素質平均將近少念一個學位,為何當時失業率比現今低4%以上(民國83年失業率平均為1.56%)?他們可能回應辯稱:情況已經不同,因為現在台灣產業已經升級,但擁有足夠專業能力的勞工還是不足,所以才會失業攀高。倘若真是如此,那麼我們要繼續追問:不久前的民國95年我國失業率都還只有3.91%,為何現在會多了近2%?很明顯,這是勞力素質以外的經濟因素所造成,與勞工素質無關。另外,就算提升勞力素質是經濟發展唯一的出路,他們沒說的是,勞工素質提昇了,又有多少「專業性工作」的職缺,會因此被創造出來?
我認為,將經濟危機下的失業浪潮,怪罪在勞工「人力素質不足」,根本錯估了失業問題。問題主要不在勞力市場上的「供給面」(勞方),而是「需求面」(雇主)卸責和本身僱佣需求不足所致,大幅壓低了僱佣機會。政府不能夠改善這「需求面」的問題嗎?可以。但他們一來選擇錯誤地先將問題歸咎到「供給面」,二來他們的確認知道了「需求面」不足的問題,但以錯誤的方法介入增加需求。這接連到下一個論述的分析。
二、失業問題是因「勞工好高騖遠」?還是「政府調節錯誤」?
除了批評勞工素質太差,所以失業率高外,更有雇主高呼:失業是因為勞工自己太挑,好高騖遠造成的!甚至有媒體人在解讀日前的「大專企業實習計畫」,政府釋出3萬3千5百個工作機會,媒合率竟然僅有40%時,指責勞工自身缺乏工作意願,才導致「有工作機會,但勞工不願意做」。於是,他們勸大家「先求有,再求好」、「不要計較太多」、「就是沒有薪水,有前景的工作也要先去爭取」。
當前問題真的是因為台灣勞工好高騖遠,或者是寧可待在家裡當「尼特族」(沒有工作、也沒有就學),也不願意出來找工作嗎?我們認為目前失業率高,原因不在「勞工不願就業」;相反地,我們認定當前失業問題是出在勞力市場上的「雇主」一端。當前的實際局勢是,雇主不但刻意縮減人力、裁員,使就業人數減少,而且更有國家帶頭壓低工資,降低工作意願,導致失業率上升。
政府在這之中,的確是主要的元兇之一。近的來說,政府通過的「大專企業實習計畫」,薪資竟然才給2萬2千元,也不要求僱主額外給薪,就是創造了3萬3千5 百個職缺,但這樣「無法使人維生的薪資」,要怎麼期望勞工接受?更何況,根據主計處調查,今年以前,大專畢業生職場起薪都還有2萬6千元以上,政府錯誤地強制介入壓低勞工薪資,將起薪「打8折」,當然會降低就業意願,更別提因此產生的「中高齡就業受排擠」以及「整體勞力市場薪資下滑」的惡果。
實際上,政府明明可以將數百億的補貼,用於公部門或國營企業長期擴大僱佣。據我們估算,若有計劃、策略性地用以推動長期照護、環保產業等未來性公共就業,可創造至少7萬名就業機會來吸納失業人口,達到經濟危機時的調節功能。不但將免去排擠效應,產能又歸屬公有,無圖利財團之嫌。捨此正道不做,搞垮了勞力薪資市場,還反過來怪罪勞工,真是豈有此理!
遠的來說,政府過去15年來長期的「高教擴張政策」,不斷將專科升格改制為大學,又將各大學擴增研究所碩博士容量,導致平均每人受教育年數不斷延長,以及因此必須負擔的教育成本大大提高(學費、生活費、就學而不就業的機會成本)。在這之下,勞工自然會期待、也需要較高的工資(至少等同於過去的高教畢業薪資),才能償還過度付出的教育費用。而職場上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力需求,自然的結果就是使勞工落入文憑貶值、無法償還學貸助貸、又難以低就的窘境。這是政府調節錯誤,而不正義地由勞工來付出代價。
三、失業問題是因「景氣循環低點」?還是「資本主義結構」?
說到最後,站在資方立場的人們,可能會默默承認:的確,當前失業率的問題主要不是來自於勞工,但也不能怪罪政府或雇主;而很簡單地,是因為現在「景氣不好」,所以大家得要「共體時艱」;面對這種局勢,有些勞工,非得接受失業事實,而沒有任何人是這問題的「元兇」。
這樣看似中性的說法,還是模糊了許多事實。首先,景氣或許不好,但真的結果是勞資一同共體時艱嗎?我們同意資方在危機中也將面臨資本腰斬的威脅;但我們看到更多的企業是吃定勞方沒有反擊能力,因此「斷尾求生」,恣意裁員、違法脅迫勞工放「無薪假」,使勞方失業、大幅減薪,面臨無法生存的危機。我們要問,景氣好時,是資方在賺大錢,景氣不好時,為何都是勞方來承擔?
再者,我們之前也分析到,面對景氣低迷,政府並非一籌莫展。但在資本主義政經結構下,他們選擇了錯誤的介入方式,補貼資方而壓低勞工工資,甚至產生排擠效應,導致問題更加惡化。到頭來向大眾訴諸「大環境不好」、「景氣低迷」,往往只是掩飾政府自己的無能和失職。
最後,我們也要質疑「景氣循環」的說法,似乎暗示「熬過了這一段,接下來就會好了」,而這樣的循環是你我都不能介入的「自然狀態」。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存疑。對於當前經濟危機的診斷,如果我們認定只是具體反應資本主義「利潤率下降」的趨勢,那麼,未來儘管可能經濟回升,在資本主義的無政府競爭架構下,基於勞力成本佔總資本比例的下降,也必將再次利潤下降、面臨危機。而且在資本全球化、集中化的今日,危機的發生將更加快速,也更加劇烈。
在面臨經濟危機、失業浪潮時,我們能否看到背後確切的原因邏輯?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回應
Re: 面對青年貧窮化:拆穿3個有關失業問題的謊言論述
Relax, 讓我們干脆一起來廢除"工作" --- Bob Black
Re: 面對青年貧窮化:拆穿3個有關失業問題的謊言論述
一個永續經營的企業會對投資者說出不景氣所以賺不了錢?企業透過任何可以告訴你,"我有賺錢"的方法來達到平衡點,但是你研究過背後的過程嗎?企業獲利如果不能依靠產品與行銷的時候,那麼請問如何達到賺錢的目的?請試著想想這個全球都在面對的企業問題.
Re: 面對青年貧窮化:拆穿3個有關失業問題的謊言論述
咦,從來沒有人檢討「老闆專業不足」所以幾十年來沒有調整過字幾的心態,包括許多高科技業的老闆在內,不管是聘僱白領、藍領,潛意識裡面都還是把受雇者視為廉價勞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雞生蛋、蛋生雞,企業競爭力不足,老闆們卻仍只希望聘用的都是有經驗有技術又勤奮不計酬勞低的員工,卻很少檢討自己經營企業的心態,不求和員工共同成長,提升核心境爭力。即使聘進來的員工再能幹、再廉價,也沒有人願意長期這樣工作的吧。
老闆們,別一直認為台灣還停留在三十年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