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內閣上路 重建要補考
原民團體出考題

2009/09/11
苦勞網特約記者, 苦勞網實習記者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聯盟昨日(9/10),對新上任的吳內閣,發出第一張考試卷,希望劉內閣救災不及格,吳內閣可以「補考」。聯盟對吳內閣發出三項考題:一是以部落/社區為主體的重建模式,取代慈善團體主導模式,二是提供部落中繼安置,聽到「我們要回家」呼喊,三是安全鑑定過程中做到資訊公開、讓在地參與。

莫拉克風災滿月,行政院長劉兆玄率內閣總辭,由吳敦義接續成為新任行政院長,風災後續安置、重建等動作成為吳內閣上任的第一項課題。台灣原住民族部落重建聯盟昨日邀集於台大校友會館三樓召開「給吳內閣的第一張考卷」記者會,出席發言的包括:鄒族青年行動聯盟阿發夷、魯凱族重建聯盟代表盧天武(Palri)牧師、台灣原社及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聲援團體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環境資訊中心、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等。

盧天武牧師是魯凱族重建聯盟代表,來自霧台鄉好茶部落。他說,整個霧台鄉的魯凱族部落,總共有八個社區、六個村要被迫面對重建、遷村的難題,魯凱族已經在8月25日組成魯凱族重建聯盟。他提出三點訴求:

一是,原住民都希望能夠回到自己的土地,希望政府能夠搶通道路與橋樑,解釋受災土地、房屋的原因和情況。

二是政府正在進行安全鑑定,除了要邀請環境、地質、人文等各領域專家,一定要讓部落耆老、部落族人等,共同參與安全鑑定,做出在地觀點的區域計畫。

三是,部落如果要遷村,遷村地點選擇要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則,政府一定要讓村民清楚認知重建條例第20條強制遷村的相關權益,政府有必要好好說明。

鄒族青年行動聯盟、來自來吉村的阿發夷(陳有福),帶來阿里山鄒族目前面對的困境和訴求:

1.水保局、林務局在曾文溪蓋了無數座的攔沙壩,破壞生態,造成來吉村等鄒族領域土石流侵襲,呼籲要停止興建攔沙壩,並且全面拆除既有的攔沙壩,復育河川生態。

2.鄒族要打國賠,政府在曾文溪上游地段,興建非常多的攔砂壩,造成此次嚴峻的土石流,鐵軌路段都下滑1,000多公尺。鄒族已著手收集相關資料,要打國賠。

3.建議成立各縣市治山保水委員會,按照原住民基本法第21條,水保局、水利署興建攔沙壩,應該要先徵詢在地原住民的意見。

4.原鄉砂石清運計畫,攔沙壩在八八水災之前,已泥沙淤積嚴重,卻不疏濬整治,八八水災之後,土石流嚴重,河川都上升十幾公尺,萬一再來水患,會使得原住民提早滅亡,必須要加緊疏濬工作,清理砂石。

此外,阿發夷特別提出,莫拉克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八條規定受災戶淹水救助標準。他說,原住民部落遭遇到的是土石流,條例內完全都未提出土石流的救助標準,建議重建條例應提出修正案,補強原住民損失。「以水災淹水標準來救助,是完全漠視原住民部落的困境,都沒有考慮原住民的。」

阿發夷說,都市淹水五十公分、二十公分,都還有電力,還能維繫生活機能,可是,部落遭遇的是土石流侵襲,土石流淹蓋二十公分也好、五十公分也好,根本都已經破壞所有生活機能,沒有水、沒有電,沒法住,政府不應該沒有考慮到土石流的災害補助。

原住民不要永久屋

慈善團體的永久屋計畫動工在即。盧天武說,原住民沒有「永久屋」這個詞彙,原住民的「家」是祖產、文化、歷史,永久屋不是部落族人要的,盼望新內閣多尊重明白原住民的家族觀念,現在部落需要的是「中繼安置」,讓部落族人回部落的「家」、魯凱族的「家」。

盧天武說,政府直接推永久屋政策,省略中繼安置,屏東縣政府和慈濟8月25日就來宣傳永久屋,選擇永久屋就要放棄山林土地,好茶部落後來透過戶長會議,以101票對10票,堅決婉拒慈濟提供的永久屋計畫,「我們不要慈善團體這種要我們離開部落的愛心,我們要回到自己的土地」。

盧天武說,目前好茶部落是透過世界展望會協助,計畫遷入瑪家農場,並且已與同樣要進入瑪家農場的大社部落協調分配區域,彼此各讓一步,有很好的進展。對好茶來說,瑪家農場不是永久屋,仍是中繼屋,未來好茶部落仍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土地。

盧天武牧師特地對要主導重建的慈善團體喊話,他盼望慈善團體提供重建方案時,要跟在地協商,而不是自行規劃,再請部落配合。

台灣原社社長、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說,政府在災難甫發生,資訊不公開,並且趁人之危,威脅原住民遷村,慈善團體和企業又以金錢和物資利誘部落遷到平地,這儼然是慈善霸權。他對慈善團體、企業喊話:「我們請你讓我們自己決定,讓我們像個人,我們屬於傳統領域,真正要離開的是在傳統領域之外的人。請承認原住民有智慧,也有能力,營造美好的家園。」

尊重部落在地知識的安全鑑定

對於內政部計畫三週內完成的安全鑑定。原住民政策協會拔尚說,經建會正在進行的重建綱要,將災區分為十五個重建區,再依照國土安全鑑定報告,把土地分為:禁止開發、限制開發與其他地區等三級。建議一定要有在地部落參與、納入社區觀點,並且資訊公開。

汪明輝說,哪個地方是安全的,並非是衛星航照就可以看得出來,安全鑑定過程一定要有在地原住民在場,只有原住民才了解山林。過去政府用主流知識,以蓋水庫、攔沙壩等方式,帶頭破壞山林、河川。原住民傳統領域從原始林變成開發無度、非法的檳榔、茶樹、咖啡等經濟作物。汪明輝強調,該離開的是這些政府帶頭引來的外來開發者,他們才是造成災難的原因。

靜宜大學南島民族中心林益仁教授建議,原住民運動近幾年來著力進行部落傳統領域和古地名的歷史追溯研究,並且累積豐沛的原住民生態知識(或者稱為生態誌)研究,這些研究資料都存放在原民會、農委會,希望政府可以開放資料庫,協助部落回歸到傳統領域,尋覓安全、適合的遷村地點。

需尊重災民人權

到場聲援的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王興中說,國際人權的標準,政府有義務協助災民,這不是救濟,國際人權規定救災的原則是要讓災民有安全也有尊嚴,根據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第七條,災民因為天災或人禍流離失所,政府不得任意遷徙人民,決定遷移之前,也必須儘可能尋找替代方案,儘可能避免,萬一不得不遷移,也要研擬配套措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在遷移之前,必須要能夠資訊公開,按照民主程序,說明詳細理由,以及提供補償等條件,必須在災民自由意志之下,才能加以遷移。

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環境運動

台灣環境行動網林仁惠說,八八水災發生之後,環保團體的立場就是這應該是一場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環境運動,政府應該要摒棄過去以開發為目標的保守、傳統思維,那都是在加速破壞環境,應該回到以原住民為主體、以在地參與為主體的國土規劃。

林仁惠說,環保團體從四月以來,監督正在舉辦公聽會的國土規劃法,非常失望的是,國土規畫以傳統的產官學研團體結合起來,完全以開發為思維,缺乏國土保育的思考。

回應

如果生命無法延續.......
如果下一代生存空間被漠視 ......

如果重建家園....只是淪落知識份子、學者用來包裝捍衛"保衛文化"糖衣口號.....

請這些學者在未來颱風來襲前......請進駐這次受災部落地區....共體時艱............

而不是僅僅在舒適會議室裡.....高談闊論....高舉文化大旗.............

試想著下次颱風狂風大作....豪雨漫天時.....那時您會在那裡....?

您要我們延續文化.....而自己卻懂得延續生命自身安全....告誡孩子颱風天不要亂跑.....

颱風假放假一天.....多了在家悠閒一天...... 共享親子喜樂.........

但是這一天也許將是我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天......或許也將會是我最後一天.....
也許我將會被快速攪伴和這片土地融合為一體....不想不願...無奈告別我摯愛的家人...親人吶喊聲也無力理會......別了.....與山林永伴........很抱歉我沒有做好勇士.........

此時您從電視那頭看著電視這頭.....救災部隊也無從得知我到底在那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