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畫人員)
提供就業訊息的雜誌發佈問卷調查結果,向廣大的研究所學生示警:能力與企業要求不符。這樣的題材、訊息並不太多新意,卻很有重新解讀的必要。
雜誌常以類似題材大幅報導,固然有雜誌銷售的業務考量;畢竟,這樣的題材在操作上很輕鬆,又符合替企業發聲的宗旨,堪稱是一舉兩得。不過,時代在改變,2010年快要到來,環境早已經天翻地覆;冷飯一再重炒,卻可能落得兩面不討好,既得罪媒體的衣食父母,又讓自己被時代潮流拋諸在後。
首先,已經有大量的企業中階主管、從業人員重新進入校園就讀EMBA等學位。只要稍微理解一下EMBA的教學過程,再到圖書館翻閱一下,就會發現當前企業主管、從業人員與應屆碩士的差異極微小。如果,企業日常實務的運作,與學校教育的差異確實巨大,那麼,耗費鉅額學費回校園取經的企業高階主管們,似乎應利用這種與學界近距離溝通的機會,徹底的讓學校教育回應業界的需求,甚至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反應出這種調整。
然而,從董事長們競相去EMBA進修、交際的高峰期,直到目前的課長、職員都去進修EMBA,似乎從未聽聞實務界與教育界之間有過相關的交流、調整,這種情形頗讓人感到好奇。
其次,這種以「理論與實務的落差」為主題的雜誌專題,行之有數十年。從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年代開始,大量的畢業生幾乎不可免俗的在這種恐嚇中成長,甚至有人已經從當年被面試的社會新鮮人,變成現在面試年輕人、主導企業經營的資深主管;此外,企業界年年呼喊「人才不符需求」,台灣經濟卻不斷成長,更是一大反諷。顯然,「畢業生的能力不符現實需求」的說法,已經是個老梗,有必要翻新。
然而,情形畢竟沒有改變。媒體動輒舊瓶新酒的重彈老調,企業也像錄音機一般講著老話題,讓人不得不懷疑,究竟是大家在「人才素質」這件事上,問了「假問題」,還是另有「不能說的秘密」?這似乎是另一種企業經營的「暗黑面」。從未有雜誌認真的探討,只是每年在畢業生求職時,固定的發作一下。
當然,更奇特的是,在一個講究民主、多元、互相尊重的年代,談到政治時,動輒要求「在上位者體察民情」,一論及企業經營,卻好似回復威權時代,幾乎沒有人關心「社會新鮮人需要什麼樣的職場環境」,這也堪稱是另類的台灣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