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繼美國市場之後,中國大陸輪胎在南美洲也面臨被迫退出的危機。根據大陸商務部訊息,阿根廷將參考巴西的作法,對原產於中國大陸的汽車輪胎展開反傾銷調查。
上海證券報指出,不排除阿根廷將仿效巴西,對大陸生產的小汽車用輪胎徵收反傾銷稅。一旦這種現象在南美洲蔓延,大陸輪胎出口南美洲的大門恐將關閉。
報導稱,巴西9月9日起已對從大陸進口的65、70兩個系列的13 吋、14吋,型號為165、175、185的小汽車用輪胎,徵收每公斤0.75美元的附加稅,實施期限為五年。
阿根廷尚未確定將對大陸輪胎展開反傾銷調查的範圍,但上海證券報表示,依過去慣例,阿根廷通常會跟隨巴西腳步,因此未來阿根廷對大陸汽車輪胎課反傾銷稅可能性極高。
據大陸商務部的統計,阿根廷也是對大陸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主要國家之一。商務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至8月共有17 個國家或地區對大陸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涉及金額達100.35 億美元(約台幣3,254.9億元),件數與金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16.2%和121.2%。
在這79宗貿易救濟調查中,印度居首位佔22件,美國14件排名第二,阿根廷10件第三。
據WTO統計,大陸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被發起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廣州海關官員指出,除了輪胎,家電、服裝、金屬、玩具,也都是中國大陸出口商品遭遇反傾銷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