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承擔社會責任,譬如原住民、勞工紓困、政策性低利、921震災貸款等,相反地以營利掛帥之銀行絕不會配合政策。
2. 在97年幫助政府安然度過金融海嘯,穩定金融秩序。
3. 98年8月止盈餘達成50多億,為金融業界首傑,請勿賤賣土銀金雞母。
4. 土銀質疑全民釋股,係為財團、陸資過水,因為老百姓不會長期持股,一旦增資政府亦無錢編列預算。
5. 將民營銀行國有化乃國際性趨勢,唯本國反其道而行,恐有弊端。
國營事業先釋股若干再操作成民營化,圖利財團,其例子罄竹難書,保有一家百分百的國營銀行是一種社會責任,土銀工會還要求政府應以低率(無息)賑災貸款400億元,籌措災區重建財源,比照921地震由銀行概括承受受災戶貸款,土銀維持國營,有效執行國家利益、社會責任、公共政策等各項任務。
馬英九政府與陳水扁一樣,都是盲目相信軍購可以保護台灣,買武器優於重民生。美國國防部2008年10月3日正式通知國會,有意出售台灣潛射魚叉飛彈、愛國者飛彈、反戰車飛彈、E2早期預警機升級、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戰機零組件等六項武器系統。這六項軍售案的武器、配備及人員訓練等全部項目,軍購總額最高為62億63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017億元)。
兩岸關係已和緩、外交已休兵,為何還要買攻擊性武器?這項在2002年陳水扁執政時所擬訂軍購案是否還要購買?政府要用新台幣750億元(以及日後二到四倍的維護費)買30架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毫無需要。
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完全沒有機會使用。在按紐戰爭的今天,我政府還在相信解放軍有可能大舉用坦克登陸台灣,而希望用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殲滅對手?目前兩岸軍事對峙的現況,最有可能是威嚇性質的按鈕戰爭,也就是兩岸互以導彈攻擊,或搭配以空軍聯合作戰遂行空對地轟炸;至於中共施行登陸作戰,以軍事全面占領台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買這種武器幹甚麼? 阿帕契直升機的主要攻擊目標在於陸地上的坦克或裝甲車。難道要飛到對岸打坦克?
買武器就像吸大麻一樣,永遠無法滿足,永遠不能停止。愈買愈覺得不夠,愈買愈需要買更多。把經費用在照顧人民,而不是軍火商,才是全民之福。阿帕契攻擊直升機是典型的攻擊武器,對台灣毫無價值,這些天價經費如果能用在有意義的社服、教育、醫療上才是正道,也是全民之幸。
為了蒼生懸崖勒馬,以救災為由,儘速取消採購。即使已和美國講好要買、簽了發價書,還是可以取消訂單,要付上違約金也沒關係,「那就賠嘛」,至少比全部買回來、花幾百億還要划算,政府所謂「已經簽定發價書,要改變有困難」,根本不是理由。
省下這些對台灣沒有用的武器,把經費轉移到救災,可以救災民,也可以不要再需要土銀釋股,阻止讓土銀落入財團。
立法委員 羅淑蕾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反軍購大聯盟 總召集人 張亞中 台灣土地銀行產業工會理事長 蔡桂華 聯合舉辦
抗議時間:9月25日早上9點30 分抗議地點:立法院門口(北市中山南路1號)
歡迎記者蒞臨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