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鄭沛揚
台北縣野柳國小設計易學的新住民基本學習教材,協助新住民中文學習與生活適應的問題。(圖文/唐紹航)
【記者鄭沛揚台北報導】越南籍的裴香嫁到台灣之前,舅舅送給她一隻竹蜻蜓,交代她:竹蜻蜓一邊翅膀象徵在台灣好好學習,另一邊是提醒她「勿忘越南」。竹蜻蜓平穩地站在她的手指上,一如裴香在台灣的土地上用心學習,同時保存越南傳統,兩個故鄉的滋養下,推動她的夢想起飛。
台北縣教育局自9月21日起開辦全國共12場教材推廣研習會,昨天更舉辦多元文化教材發表會,希望與外縣市分享交流多元文化經驗,造福更多新住民。
台北縣有8萬餘人國際婚姻移民,新住民子女高達2.7萬。為推廣多元文化教育,豐富下一代國際視野,台北縣教育局陸續編印新住民成人及子女多元文化學習教材,幫助新住民加速適應台灣社會。
北縣教育局副局長洪啟昌表示,台灣近年來國際交流相當快速,新住民不只來自東南亞,日、俄等國居民也很常見,教育局編訂教材希望與全國共享資源,讓父母輕鬆教導孩子母國文化。洪啟昌以「一大段歷史,累積一點點傳統;一大段傳統,演變一點點文化」做感想,希望國人了解文化累積不易,喚醒民眾對多元文化的重視。
仁愛國小校長李美秀戴著魔法帽出場,介紹多語的新住民親職教育手冊。李美秀表示,手冊均有中文對照,書中附贈DVD,區分對象為三大年齡層。由於文化內容廣泛,編輯團隊吃足苦頭,最後決定對焦在家長與孩童需求,針對教養問題切入。新住民可運用熟悉語言教導下一代,增進文化省思,體認文化差異。李美秀認為,這套手冊不僅幫助孩子學習,更可協助新住民家長快速融入台灣社會。手冊內印製諮詢管道、政府提供的福利措施,讓資訊相對薄弱的家長了解自身的權益。
「7語多元文化繪本」由雙城國小校長李智賢主導編輯,李智賢希望繪本能增進親子互動,建立孩童自信,編輯時以「共讀」為目標。繪本涵括各國民間故事,孩子閱讀時領略他國文化之美,貼近孩童角度,是為下一代量身打造的書籍。
由於「7語多元文化繪本」已是第二輯,為了讓繪本更加生動活潑,吸引學童興趣,特別加入立體書概念,在共讀之外,孩子更能身歷其境。另外還推出磁鐵板,方便教師教學,教師可運用可愛磁鐵板激發幼童學習動能。
李智賢表示,第一輯「7語多元文化繪本」已運用在實際教學。原本擔心畫面呈現與語言印製效果無法盡善盡美,提不起孩童學習興趣。但圖形生動加上題材新鮮,孩童很容易受到繪本吸引,教學上也事半功倍。
越南籍的裴香一口流利國語,她說:「我真是太感謝台北縣政府了,本來我不知道怎麼告訴我的小孩越南故事,但有了這些書籍,不只孩子愛看,我也愛看。」裴香利用陪小孩子看書的時間,搭配教材慢慢教導孩子,認識母國文化,也學習尊重異國傳統。
多元文化教材將於近日分送至縣內學校,親職教育手冊則將透過學校提供給新住民家長。北縣教育局認為,如何接納異國文化,理解差異,衍生出關懷無國界的大愛,是教材編訂的主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