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高峰會議透露的訊息

2009/10/12

就在台灣取消慶祝中華民國國慶98周年之際,北京舉行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第二屆中日韓高峰會議」。這個高峰會議的產生可以追溯到10年前。1999年在東協10加3的領導人會議中,當時日本小淵首相邀請中國總理朱鎔基與韓國總統金大中舉行早餐會,並且首倡三國領袖經常聚會。但是這個倡議並未獲得認真的實施,一直到去年12月才在日本福岡舉行第一次高峰會議,距離首倡時間已經9年多了。

中日韓三國高峰會議的拖延並非偶然,它表達東亞這三個經濟發展國家的合作是很不容易的。撇開過去日本殖民韓國、侵略中國的血斑斑歷史不談,現實的利益、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等等因素,都使得三國的密切合作困難重重。然而,也正因為困難度高,使得這個高峰會議的意義非比尋常。

讓我們先考察為何10年前的倡議到了去年底才實施?最主要的拖延來自日本。日本之所以在1999年倡議三國高峰會議,當然是擔心東協與中國的貿易迅速成長,特別是原先形成的東協加一,唯恐日本在亞洲被邊緣化。因此,除了設法把10加1擴大為10加3以外,日本也希望能夠形成東亞區域組織,以平衡東南亞國家所形成的東協組織。

然而,這個安排卻遺漏了美國,這當然會遭到美國暗中反對。美國一方面積極安撫日本,同時又強調APEC的角色,以此淡化中日韓三國高峰會議的必要性。這是外因。內因方面,進入新世紀後,日本的幾任首相都是比較親美反華,中日兩國為了日本首相祭拜靖國神社、在教科書上刪改侵略歷史等等事件爭議不休,三國高峰會議的實施自然就被擱置了。

但是,這些擱置的因素近年來迅速改變。一方面,中美關係隨著金融海嘯的爆發而迅速改善,這就使日本的立場變得十分尷尬。日本外交上親美反中的政策,原基於中美關係的對立;但是這個對立卻因經濟危機而質變。如果中美建立了G2的世界體系,追隨美國的日本,外交路線將變得裡外不是人。另方面,東協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明年即將正式實施,日本繼續與中國對立,顯然會被東協10加1邊緣化。此外,日本鳩山新內閣上台,也克服了內因上右派分子的阻礙。

中日韓加緊合作,將促成日本從「脫亞入歐(或入美)」轉成「脫美回亞」。這對世界局勢的發展又將有巨大的影響。且拭目以待。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