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2009.11.14 02:55 pm
「奇美電與群創的合併是以世界的台灣,而不是台灣的面板為出發點。」奇美電創辦人許文龍強調,面板是世界百年難得一見的產業,台灣面板整合才有機會跟世界產業競爭,面板是多重要的產業,個人可以退出,但是台灣絕不能輸掉面板產業。
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之後,市值約達3000億元,正式超越友達,成為台灣第一大面板廠。台灣將形成鴻海、奇美電集團與友達集團兩大面板集團,共同力抗南韓。
許文龍說,這一次奇美電在日、韓、台灣眾多角逐者中,最後選擇鴻海集團的群創,主要的因素要選擇「互補」而非加乘。他說,「異性比同性具互補性。」這也是為何友達在最後的角逐中敗退的主因。
奇美電在前段、大尺寸面板中強勢,與群創在後段與鴻海的出海口相結合,在全球面板產業改變下,選擇出海口更勝於產能的加持。再加上,鴻海明年在SONY品牌的電視代工,一年至少需要500萬片電視面板,目前群創產能來不及因應,這是鴻海群創要娶進奇美電背後最主要的原因。
面對金融風暴之後,面板產業的丕變,南韓挾下游品牌出海口之勢,而台灣只有面板,沒有品牌。南韓近日頻與大陸品牌合作,甚至赴大陸設8.5代線,而台灣法令未開放,沒有品牌出海口,沒有與大陸設廠,與大陸品牌進一步結盟。
這場世界面板產業之爭,台灣將日趨弱勢,但未來任何電子產品都會用到面板,面板成為不可缺的必備產品下。因此,許文龍、郭台銘共同強調「以台灣面板產業,集合產業力量,以世界的台灣面板,而不是以台灣的面板出發」,主動產業合併,救台灣面板,團結大家力量共同對外。
許文龍表示,他曾建議前總統陳水扁,以國際觀的角度要求政府支持面板,但陳前總統沒有任何改變。郭台銘更指出,不論南韓、大陸做產業整併都是由政府出資,出面,但是在台灣,卻是由民間自已不花政府半毛錢整併。
相對於DRAM產業,面板產業的未來更重要,特別是「三螢一雲」以後的三螢,不論是TV、手機、PC都用到面板,若台灣失去面板的競爭優勢,則世界的台灣將從此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