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全球暖化──
曼谷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談

2009/12/06
綠色陣線協會工作人員

今年的台灣的極端氣候,大家都可感受到;才剛面臨旱災的危機,卻又忽然來了莫拉克颱風,帶來破紀錄的雨量,而因為我們身處在太平洋上的小島,暖化造成颱風強度增加,未來將受到更嚴峻的天災挑戰。

暖化衍伸的問題不僅在極端氣候的強度和頻率增加,還包括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如旱澇交替和夜間溫度的上升導致作物產量減少等;今年台灣多處稻米產區因為氣候異常導致病蟲害增加,而出現「空包稻」情形,便是一例。對於糧食自給率僅約30%的台灣,除了如何保有足夠農地,暖化也是須面對的課題。

氣候變遷的威脅

在國際政治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使用縮寫UNFCCC)協商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是唯一約束各國對氣候變遷責任、減量、因應策略等的法律文件,規定工業化國家與歐盟共37個成員,於2008年到2012年間必須將溫室氣體減至比1990年少10%。而今年的12月7日到18日,在哥本哈根將舉辦UNFCCC的第15屆年度會談COP15的關鍵性在於,制定2012年之後各國的行動方針;為讓哥本哈根會議順利進行,今年(2009年)的9月28日至10月9日各國談判代表在曼谷的聯合國總部,先就各議題討論初步共識與協商草案。

雖然1992年的里約高峰會,全球元首首次齊聚一堂,承認環境的問題不容忽視,至今年(2009年)的哥本哈根COP15會議是17個年頭;但是回顧過去人類破壞地球的速度和程度,答案是不減反增。到了2009年, UNFCCC任何的溫室氣體減量政策依然把持潛在的龐大利益與商機,無法大力減少溫室氣體,且無辜的農民、原住民、婦女、第三世界國家的聲音不為接受。根據最新日內瓦的「全球人道論壇」統計,每年有3億2千5百萬人受到氣候變遷影響──31萬5千人因暖化引發的飢餓、生病、天災死亡,且到了2030年,全球10%人口將受到嚴重衝擊。因此,全球串聯的「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運動正在壯大,不斷提醒世人地球正在失控,世界各地將出現越來越多受害的「氣候難民」;包括因為氣候變遷而死亡、受傷、流離失所的人,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氣候變遷危及人類的糧食安全,已有科學家預估非洲、亞洲沿海的三角洲地帶、拉丁美洲的狀況最為嚴峻,其中非洲的產量可能在2020年減少50%。另一方面農業活動佔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約14%,畜牧業造成的甲烷(CH4),與施用化學肥料產生的二氧化氮(N2O),對地球增溫的效果都遠大於二氧化碳;若將因生產農作物需要伐林的情形,與運送食物的交通運輸也一併納入,數據可高達30%。儘管農業是暖化的最大凶手之一,又是最容易受到衝擊的項目,但是農業在曼谷會談中重要性不高,僅在「新談判討論文件」(non-paper,即對正式談判文件的提案與評論)裡提到。

曼谷正式會談場外討論熱烈;有關農業議題,各NGO對於 UNFCCC減少溫室氣體的認定,如碳抵減(Carbon Offsets)、碳交易(Carbon Trading)、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降低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惡化所導致的碳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EDD)等有諸多分析與批評。

碳抵減

「碳抵減」指的是,透過財務投資各種節能減碳計畫,讓已開發國家的政府、企業或個人不須承受轉型至低碳經濟的壓力,即獲得減碳額度與「碳權」(Carbon Credit),在碳市場上交易,如投資清潔能源發展、節能計畫、造林計畫等;而「清潔發展機制」指的是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相關項目。農企業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碳抵減」的計算方式,在於預估未來增加的碳量,再決定減碳量;許多研究也已經指出,碳抵減過於依賴投機,沒有讓整體的減碳效益發生,碳量不減反增。

目前清潔發展機制裡的農業項目,大多為家畜排泄物的處理,和棕櫚油產生熱能等。京都議定書未正式獲准土壤的固碳計畫(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防止伐林計畫,植林計畫僅佔減碳額度認定的1%;不過因為農企業的遊說,這些限制很可能解除。

將獲得碳抵減的農業項目

有機耕作的環境中,土壤的有機質具有多種功能;如提供作物生長良好的養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防止土質流失,且有重要的固碳功能。根據「穀物基金會」(GRAIN)的統計,如果我們使綠色革命喪失的有機質重新回到土壤中,固碳量可達2千2百億至3千3百億噸,佔目前大氣中超過正常的二氧化碳量30%。不過很可惜地,農企業遊說的土壤固碳方式,其一是基改作物的「非耕犁」(No-till)方式,其二是利用「生物碳」(Biochar)。

由於土壤經過耕犁後會釋放二氧化碳,故非耕犁的耕作方式被稱作有固碳效果。諷刺的是,這項作法的固碳效果仍不清楚,又因為非耕犁的耕作會出現較多雜草,大農企業藉此推廣種植耐除草劑的基改作物,大肆使用除草劑以解決雜草問題,反而造成更多二氧化碳排放與嚴重的環境破壞;尤其在南美洲與美國,大量種植基改大豆和基改棉花的地區,除草劑造成的環境問題已有目共睹。另外,基改牽涉到的健康風險和環境風險問題,疑慮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相關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

至於另一項大農企業推動的「生物碳」,源於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長久以來的傳統利用自然資源方式;他們把悶燒木材產生的木炭,配合有機質置於土壤,增加土壤沃度,且有相當好的固碳效果。然而有關多少減碳量、可維持多久、燃燒後產生更多二氧化碳、導致土壤有機質流失等問題皆尚未釐清。

農業製造的溫室氣體以大型畜牧業產生的甲烷和二氧化氮為主,另外種植飼料佔了全球3分之1的農業土地,其中大量的化肥產生的二氧化氮,這些才是溫室氣體減量的首要之急;不過檯面上的解決方案不斷擴展畜牧和飼料用土地,反而排擠了森林和草地的固碳功能,延遲了減緩溫室效應的進度。

又,UNFCCC對農業的定義不限於生產飼料及糧食,還包括農業燃料、生產生物塑膠等。農業燃料雖然現在不被京都議定書獲准,但也即將面臨解套;如巴西已有企業積極讓其種植尤佳利樹,製成煤炭作為鑄鐵能源的農業燃料技術通過,這讓過去當地承受的生物多樣性流失、煤炭傷害居民健康的問題必然加劇。而發展農業燃料的商機是否再次引發搶糧危機,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除了「減緩溫室氣體」(Mitigation)的農業項目外,「適應氣候變遷」(Adaptation)的農業項目也蓄勢待發。去年(2008年)許多農企業致力研發抗逆境的各種基改作物(Climate-Ready GM Crop),一如往常地掌握專利權或智慧財產權的保障,光是專利申請便高達530件,特徵包括抗旱、抗鹽、抗洪水等,共55類專利群。全球最大的種子企業孟山都,連同全球最大的農化企業巴斯夫(BASF),便佔下27類的專利群;這也讓基改是否能多一項解決糧食問題的功勞再度受到討論。

事實上,透過農民傳統育種的方式培育出各種抗逆境作物,在南亞大海嘯後的確成果顯著,非得依賴基改技術以抗暖化的論點,未來也將受到更多挑戰。

「降低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惡化所導致的碳排放」(REDD)

「毀林」對溫室氣體貢獻了20%,如何減少毀林,增加植林也是UNFCCC討論的重點。然而,目前官方列入的「降低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惡化所導致的碳排放」(以下簡稱為REDD)充滿爭議,是「農民之路」大力撻伐的碳抵減方式。REDD的定義、運作機制、認定標準等,皆須等到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才能確定;倒是世界銀行已經核准多項REDD計畫,且許多已開發國家,如挪威、英國;澳洲等,因為企業的參與興趣,於多處開發中國家率先實施。這些大規模的植樹計畫,讓許多在地,維持傳統且永續的自然資源運用的原住民、農民等被驅離,甚至泰國的農民更因此被冠上「破壞森林,造成地球暖化」的罪名,慘遭巨額罰款與判刑。很不幸地,在本次曼谷會談中,保障原住民權利的文字未在最後談判文件裡納入。

另外,目前UNFCCC對「森林」的定義中,沒有區分「單一植林」(plantation)和「森林」;可作為碳抵減的農業項目,不管是擴張飼料與畜牧用地,或是擴大農業燃料的耕作面積,常常得先砍伐森林或雨林後方能進行,而REDD助長貯碳量頂多是原始森林的20%的單一植林發生,取代原始森林。無論如何,保有原始森林的最佳減碳之道難以達成。 從曼谷到哥本哈根

正式談判會場外的討論,針對京都議定書下各種機制的態度,大致持反對立場;已開發國家不斷使用便宜行事的方式,使其可以免去立即在國內減碳的壓力,也難怪2006年至2007年全球40個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仍舊增長,2008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再度增長1.92%。讓人憂心的是,英國科學家最近又預測了,若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有效減少,最快在2060年時,地球平均溫度將上升攝氏4度,生態浩劫嚴重性將遠超過我們預期,對多數的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多數的平民,這代表他們將面臨更大的氣候變遷威脅。儘管沒有太多等待的餘地,直到如今的曼谷會談,仍不見已開發國家勇於承諾減量幅度的趨勢。

台灣才剛經歷過莫拉克風災,農損金額打破過往颱風紀錄,該如何使農業適應氣候變遷,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課題。另外,作為重要溫室氣體排放源的農業,在曼谷會談中沒有更符合永續和正義的進展,究竟最後是否會有所正面突破?也請持續關注年底12月7日至18日哥本哈根會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