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亮話-反對ECFA 要有理有節

2009/12/21

 陳雲林二次訪台,民進黨再度發動群眾示威,抗議兩岸即將啟動ECFA,儘管這次江陳會已經表示不處理ECFA議題。去年十一月陳雲林首度訪台,民進黨也發動群眾示威,抗議江陳會「以經濟利益交換主權」,儘管上次江陳會主要處理兩岸三通,與主權並不相干。

 兩次群眾示威,上次針對主權,這次針對ECFA,但都不是兩次江陳會主題。民進黨的抗議主軸,顯然並非針對江陳會,而是針對國共兩黨。問題是陳雲林在中共領導級別不高,江丙坤也不足以代表國民黨高層,兩人只是處理非關政治的經濟議題,民進黨卻以高規格示威相待。這種抗爭策略不但文不對題,而且不符比例,未來恐怕會自尋苦惱。

 首先談兩岸政策。只要兩岸繼續交流,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每年來台,幾乎已成慣例。民進黨在如此低階議題即抗爭至此,是否意味著反對兩岸簽署任何協議?更何況,這次江陳會四大議題,甚至有部分扁政府也曾提出(例如避免雙重課稅、漁工管理),民進黨如何自圓其說?

 其次談抗爭策略。民進黨在如此低階議題即啟動高規格示威,未來一旦涉及兩岸政治議題,如何升高抗爭策略?群眾運動仍須講究比例原則,不分議題訴諸高規格對抗,不是造成高低議題混淆,就是造成群眾運動疲乏。群眾動員固然可以凝聚基本盤,但能否擴大中間選民支持,仍將涉及議題是否精準,以及抗爭是否適度。每逢陳雲林來台必反,每反則必訴諸高規格,恐怕並不夠高明。

 最後談ECFA。民進黨示威主題「破黑箱、顧飯碗」都是針對ECFA而來,問題是ECFA並非第四次江陳會主題,下回才是重點,但第五次江陳會將在對岸舉行,民進黨並不可能跨海抗爭。就此而言,民進黨這次高調動員,其實是針對難以跨海抗爭的第五次江陳會的提前預演。

 但既是提前預演,難免遭人批評文不對題,加上場內場外雞同鴨講,人民感受也不真切。真正的ECFA對抗高潮,恐怕要等到確定兩岸早期收穫清單,確認受損產業和失業衝擊之後,才能大規模展開。

 弔詭的是,民進黨提前政治施壓,反將為國民黨醞釀更多談判籌碼,借力使力在下次江陳會為台灣爭取更好條件。在國民共三黨角力中,民進黨愈早發動群眾抗爭,愈將主題定位為政治對抗,反將使國民黨水漲船高,在國共合作上取得更優越地位。

 換言之,民進黨反對ECFA,不但要講道理,也要講節奏,否則恐怕只能鞏固基本群眾,只能為人作嫁。畢竟面對崛起的兩岸經濟,以及面對東協加一的經貿現實,台灣原本就不可能只有政治抗議,卻對兩岸不正常現狀或對外經濟困局無計可施。

 同理針對ECFA,民進黨也不能只有空泛的反對立場,必須提出避免台灣經貿邊緣化的替代方案,以及受損產業和失業工農的補助措施,才能建立取而代之的公信力。否則不但將坐實了國民黨執政才能解決兩岸經貿問題的刻板印象,也將使民進黨淪落到只能扮演兩岸黑臉的次要政黨地位。

 (作者為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