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群眾…被困龍山寺 包子從天降

2007/07/14

記者李欣芳/專訪

一九八六年的五月十九日,自由時代雜誌創辦人鄭南榕發起「五一九綠色行動」,這個訴求反對戒嚴統治,公然挑戰國民黨戒嚴體制的示威行動,也是國際社會首度了解台灣人民公開要求解嚴的呼聲。當時黨外人士與警方抗爭僵持達十二小時,一段丟包子的小故事卻讓人熱淚盈眶。

前台北市議員江蓋世當時是自由時代雜誌社的記者,也是這項示威行動的執行策劃,他全程記錄並參與了這項劃時代的行動。

當天的示威行動上午十時集合,鄭南榕是示威行動的總策劃,立委江鵬堅是行動總指揮,十時一到,黨外示威陣容準備踏出龍山寺大門時,警方卻派出一千多名警察將龍山寺鐵門鎖上。

江蓋世回憶說,當天天氣炎熱,還下起雷雨,現場分為三區,一是龍山寺鐵門內的示威者,二是鐵門外的警力封鎖區,三是群眾區,附近商家則停業一天,警方區隔了示威者與群眾,群眾根本無法進入鐵門內,只能在外圍觀。當天白天就傳出晚上國民黨政府要抓人,氣氛很緊張,下午大家抗爭到兵疲馬困,肚子很餓,他與不少國際媒體記者在封鎖區,看見位於群眾區的袁嬿嬿(黨外人士暱稱袁姊),就大喊「袁姊,我們沒東西吃!」

熱心參與黨外運動的袁嬿嬿,其父親是中國湖北籍的國民黨將軍,江蓋世說,這個外省籍將軍的女兒,相當有勇氣,馬上就知道她該做些什麼事。當天附近商家沒營業,也不知袁姊是從哪裡弄來的包子與饅頭,後來他就聽到袁嬿嬿突然高喊「江蓋世,接包子!」

頓時,江蓋世等人就看到一團約十幾個包子,包在塑膠袋裡,拋了過來,江蓋世及幾位黨工二話不說,就接住包子,再往裡面丟。袁嬿嬿的丟包子、饅頭行動,引發現場熱烈回響,每丟一次包子,群眾就回以熱烈的掌聲,讓在鐵門內示威靜坐、挨餓的江鵬堅、鄭南榕、張俊雄等人,感受到及時的溫暖。回憶這段往事,江蓋世已數不清,當時擠在人群中的袁嬿嬿到底空拋了多少包子與饅頭。

袁嬿嬿向江蓋世說:「我把這附近能夠搜刮的東西都搜刮了!」面對這個丟包子、群眾熱情鼓掌的感人畫面,現場有些民眾不禁眼眶泛紅。

江蓋世說,群眾面對當時的肅殺氣氛,不敢往龍山寺方向衝撞,袁嬿嬿丟包子的行動引起回響,形成源源不絕的「空中補給」。這象徵民眾以包子、饅頭來抵抗當年的國民黨政權,當時圍觀民眾的掌聲與熱情,更象徵著他們支持鐵門內示威的黨外人士訴求解嚴。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