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搶救烏山頭水庫新聞稿 2010/03/9
88水災南部水資源告急,除曾文、南化水庫淤積嚴重,烏山頭水庫益形重要,但位於烏山頭水庫的北勢坑斷層卻可能成為威脅烏山頭水庫安全的因素。今天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提出大地震可能引發破裂帶增加,而北勢坑斷層上掩埋垃圾將嚴重威脅烏山頭水庫安全,敬請大家重視。
台南市環保聯盟理事長李建畿表示,3月4日高雄甲仙6.4級大地震後,環保團體發現位於烏山頭水庫集水區,鄰近北勢坑斷層上近十口監測井之地下水位明顯下降,變化幅度遠大於大地震前,是否大地震引發斷層破碎或裂隙加大,尤其鄰近烏山頭水庫集水區的北勢坑斷層上已通過設置二座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掩埋垃圾於斷層上勢必成為威脅烏山頭水庫水資源安全的隱憂。
台南環盟常務理事黃安調表示,環保署專家會議已鑑定北勢坑斷層通過永揚及南盛隆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址(共27公頃),而且斷層帶上之掩埋場址存在砂岩破碎帶,雖北勢坑斷層尚未被鑑定是否為活動斷層,但也尚未排除不是。
黃安調又表示,北勢坑斷層東西側2,3公里遠,分別存在六甲及觸口(崙後斷層)二活動斷層,二者錯動皆可能引發七級以上大地震。今天環保團體長期進行鄰近北勢坑斷層監測井之地下水位監測,發現3月4日高雄甲仙規模6.4大地震後,鄰近北勢坑斷層之地下水位變化極大,遠大於地震前,選定2月24日以後未下雨之測量值,發現甲仙規模6.4大地震後,鄰近北勢坑斷層監測井之地下水位驟降,是否斷層破碎帶受擠壓破裂擴大?掩埋事業廢棄物是否將威脅烏山頭水庫水資源安全?政府不能坐視不管。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陳椒華表示,利用成對樣本無母數Wilcoxon檢定分析,進行3月4日甲仙大地震前後,於鄰近北勢坑斷層之監測井地下水位比較,結果顯示地震當天及地震後三天皆有顯著之地下水位下降,而多日未下雨下,多井之地震前連續5日水位下降總量約為1~9公分(2/24至3/1)(表一),但甲仙規模6.4大地震後,多口監測井於6天內之地下水位下降值超過20公分(3/1至3/7),分析p值(顯著性)小於0.05,代表水位下降明顯有差異。
環保團體關心地下水位下降是否與斷層擠壓破裂有關?由於政府有責任為安全用水把關,故應釐清交代。至於北勢坑斷層上掩埋垃圾是否威脅烏山頭水庫水資源安全,因北勢坑斷層鄰近六甲、觸口二活動斷層,未來極可能引發大地震並可能牽動北勢坑斷層活動,環保團體要求政府應確認北勢坑斷層是否為活動斷層並應立即撤銷永揚及南盛隆二掩埋場開發案。
新聞連絡人:林小姐 06-3363751 0960075327
表一、3月4日甲仙6.4級大地震發生後,
近北勢坑斷層水位顯著下降/變化
|
A |
B |
|
C |
D |
E |
|
地震前 (2/27~3/1) 2天水位變化(公分) |
地震前 (2/24~3/1) 5天水位變化(公分) |
3月4日 甲仙規模6.4大地震 |
地震後(3/1~3/4) 3天水位變化 (公分) |
地震後三天(3/4~3/7) 3天水位變化(公分) |
地震後 (3/1~3/7) 6天水位變化(公分) |
Np1 |
3 |
8 |
3月4日 甲仙規模6.4大地震 |
12 |
13 |
25 |
Sk1 |
2 |
3 |
13 |
10 |
23 |
|
Sk2 |
4.6 |
7.6 |
3 |
3 |
6.4 |
|
Sk5 |
0.6 |
1.6 |
9.6 |
8.8 |
18.4 |
|
Sk6 |
2 |
5 |
1 |
3 |
4 |
|
Na1 |
5 |
9 |
8.2 |
10.8 |
19 |
|
Na5 |
0 |
1 |
2 |
3 |
5 |
|
Na6 |
3 |
4 |
12 |
14 |
26 |
|
Ep1 |
2 |
6 |
6 |
4 |
10 |
|
Ep5 |
2 |
7 |
7 |
4 |
11 |
|
|
|
|
|
|
|
|
|
|
|
A與C比較(p值為0.02) 水位顯著變化 |
A與D比較(p值為0.015) 水位顯著變化 |
A與E比較(p值為0.008) 水位顯著變化;B與E比較(p值為0.02) 水位顯著變化 |
|
|
|
|
P值<0.05(顯著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