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 04/11 11:00 至 04/23 19:00
活動縣市: 台北市
活動地點: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覓空間,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主辦單位: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主辦單位網址: www.hfec.org.tw
21世紀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全體人類都必需面對的問題,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身為當代文化的一份子,希望能透過文化與藝術的形式回應此環境議題。洪建全基金會所建制的MEME覓空間以當代文化基因發衍為自許,因此MEME 覓空間回應的態度有二:一、希望就在地議題的關懷來回應世界環境之趨勢;二、希望透過文化與藝術的型式引發大眾關切環境議題。
台灣地窄人稠,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回顧這幾年台灣的環境糾紛,主因大都來自與土地有關的爭論:從各種工業開發案的環評爭議、農村土地開發政策引發滅農的疑慮、到近期莫拉克風災吹出的台灣國土開發與治水觀念偏差……人類與土地的關係明顯已發生問題,那麼我們對「土地的價值」是否有所改變?
「此時此地:台灣土地議題影片與詩文展」發衍自上述想法的實踐,「此時此地」意謂著這個當下我們的土地發生的種種事情。土地不只跟生存有關,它更影響了人的歷史記億與文化根源,它不在遙遠的天邊,而是發生在你我居住的這塊土地,覓空間希望在地球日期間,透過文化藝術關切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
為何是影片?
我們希望以藝文的形式,取代沉重繁複的理論辯證,影片所獨有的視覺美學呈現形式,最容易引發觀眾對片中人物的遭遇與處境之共鳴。台灣有許多以土地議題為主題的記錄片作品,有生活態度的省思,也有反抗的挫折與堅持,我們選擇以紀錄片來帶領觀眾貼近事件的當下,跟著片中人物一起悲傷、一起期盼,一同感受人物與土地最直接的關係與情感。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藉著紀錄片的播放,提供民眾一個短時間內簡易接觸並回顧土地議題的管道。
為何是詩?
詩可以興、可以怨;詩是最精煉的文字、最富形式美的文體,也是從古至今用以宣洩情感最佳的文體。在台灣,許多對環境事件的不滿與對土地的情感,醞釀出許多優秀的現代詩作品,我們希望向社會大眾介紹這些與土地議題、土地情感有關的現代詩作品與詩人,藉詩來隱喻情感、引導議題。
「此時此地:台灣土地議題影片與詩文展」將透過播放影片、座談會、現代詩及文件展等方式,讓社會大眾知道並關切台灣近幾年與土地有關的議題,並藉著地球日活動的串聯,引發社會進一步的回應與行動。
活動目的 1. 響應地球日40週年,以文化藝術的形式回應環境責任 2. 透過台灣土地環境事件的認識,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土地與環境資源的省思
活動日期 • 2010/4/11(日~2010/4/23(五),周一~周日11:00~19:00,共13天。
活動內容 1. 記錄片、環境短片播放、座談會舉辦 2. 詩文與環境議題文件展
聯絡資料(包括聯絡人/電話): 李秉原 23965505分機122 活動網址: www.hfe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