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徐沛然
《產業創新條例》進入立法的最後關頭,相較於過去《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產創條例》對於公有與民間土地的釋出,有更加寬鬆的規定,這讓許多民間團體產生「大開國土之門」的疑慮;尤其是過去一年多,因為《農村再生條例》的立法,而集結起來的許多目前土地面臨「區段徵收」命運的農村社區,4月7號,來自台中市南屯(vs.鎮南休閒專區)、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vs.後龍科技園區)、台中縣后里(vs.中科三期)、苗栗竹南大埔(vs.竹科竹南基地)…齊聚立法院,表達對《產創條例》擴大徵收農地的抗議。
世代流傳下來的土地面對被徵收的命運,不管哪個地方的農民都有滿腹的怨言;來自台中后里仁里村圳寮段,土地遭到大量徵收的謝家媳婦王婉盈說,這些土地,是自己的公公在過去幾十年,一塊一塊買下來的,辛苦的耕耘,變成今天的果園;2005年接到第一通電話「為了配合國家的重大建設,所以你的土地,我們必須徵收,來作為中科的聯絡道路…」公公一聽到這件事情,整個就慌掉了。
2009年中科三期動工,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血被人家毀掉,公公把自己鎖在房裡,不肯出來吃飯,一頓飯不出來、兩頓飯不出來,全家著急了,圍在他的房門口,用榔頭把門敲開,公公一個人坐在房子裡喃喃自語說著「我的們土地都沒有了。」老人家的一生累積、全家的生計,為了要生存下去,謝家開始找地。
「同樣在圳寮段,一坪地要差不多4萬塊」王婉盈說,「土地徵收是用公告現值來算,但是買地卻要用市價去買」,徵收的時候,一平方公尺1,900元,算一算一坪只有9,000塊,用徵收到的錢,根本換不到新的土地,在四處尋訪、議價之後,老人家陷入更大的失望。
同屬苗栗縣的竹南大埔和後龍灣寶社區則同聲譴責苗栗縣長劉政鴻,拿著區段徵收的「惡法」,到處徵地,銅鑼科學園區291公頃、竹科竹南基地163公頃、後龍科學園區362公頃;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洪箱說,灣寶是「農業特定區」、是稻米等作物的「高適宜區」,劉政鴻一紙公文,就要把良田變成工業區,「難道當初認為灣寶的土地適宜耕種的專家是在吃屎喔?」洪箱強烈地質疑。
「現在在立法院還有兩個法律在審,一個是《國土計畫法》,一個是《農村再生條例》,如果《產創條例》是真的,那麼『國土計劃』和『農村再生』就是假的。」台北大學城鄉學系副教授廖本全說。
稍早,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等團體,也同樣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討論著《國土計畫法》的不足和期待,認為它可能「緩不濟急」、認為農村發展不應該由縣市政府主導、認為應該配合《國土復育條例》、成立「國家發展委員會」、用原住民傳統文化進行山林保育、資訊公開…等等,但是在《產創條例》無限延伸的「產業園區」,以「開發」為核心,又延伸出「炒作土地」疑慮的情況下,這些期待似乎都顯得遙遠了起來。
廖本全說,只要《產創條例》的門一開,現在發生在遭受徵收命運農村社區的事情,就會在全國蔓延,「整個國家的政策,是矛盾、衝突、虛假,而《產創條例》徵收民間土地、逼迫公有土地讓售,這是為企業做清道夫,它創造了大財團經濟、破壞了庶民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