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談產創:品質粗糙

2010/04/17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2010.04.17 01:57 pm

產業創新條例昨晚三讀通過,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轉述主席蔡英文看法指出,產創條例通過的版本及立法過程,顯示國民黨與馬政府在財經政策上沒有方向感、品質粗糙,促產條例落日後,政府本可每年增加1500億元稅收,卻反而推出產創條例,不僅未降低財政負擔,更是增加國庫支出。

他表示,蔡英文認為從促產落日到產創的出現,執政黨應該是要告訴人民,這是為了終結企業租稅優惠、減輕政府負擔,或是要不分產業大小,公平對待所有企業,且促產落日,可增加政府每年1500億元稅收,改善財政負擔。

他指出,促產最惹人詬病的就是對科技業有利,對大財團研發有大量補助,落日後,政府應以1500億元稅收訂定新法,足以讓補助不會有產業別及企業大小的分別,但政府力推的產創卻反而增口財政負擔與國庫支出,不但兩者皆輸,過程更是政策反覆,決策品質有問題。

藍:調降營所稅是民進黨主張

【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民進黨批評產業創新條例立法品質粗糙,增加國家稅賦壓力。行政院新聞局長江啟臣反駁,融合各方意見的產創條例,將可讓中小企業、傳統內需產業,和高科技產業能受到公平如一的待遇。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反問,調降營所稅是民進黨主張,執政黨尊重在野黨建議,還要被譏諷,有道理嗎?

江啟臣指出,匯整個方意見修正後的產創條例優於最初版本,可讓中小企業、傳統內需產業,和高科技產業能受到公平如一的待遇。產創條例通過,顯見行政與立法部門共同對於產業創新的關注與投入,未來政府會在輕稅簡政方面持續努力,讓產業界發揮更大競爭力、在國際上加強產品外銷能力,從而振興台灣經濟。

【2010/04/17 聯合晚報】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