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跟著富士康調薪?台商吃不消 移往內地及東南亞

2010/06/07

針對富士康(2038-HK)對員工調薪1倍的消息,國內商業總會等幾大工商團體及學界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加強中國工廠內部人性化管理、加速廠商往中國內陸移動、往東南亞及南亞國家遷移,將是未來主要作法。

小廠無力比照調薪幅度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富士康公司規模相當大,因此,該公司有能力對員工薪資作大幅調整;但是,大部分投資於中國的台灣加工業廠商,規模並不大,因此,無力承擔類似於富士康的調薪幅度,多數廠商面對高漲的勞工成本頗感壓力。

管理方式更講求人性化

張平沼指出,多數廠商因應的作法,將改善企業在中國的工作環境及管理方式,朝向較人性化的方式來運作;例如:員工一天工時12小時者,縮短為10小時,或者改為8小時以三班制的方式來改善作業流程;然後,再將薪資略作調高。管理方式多作改善,而不是只一味的調高薪資。

電電公會表示,針對富士康大幅調薪一事,顯示的意義:在中國的企業,員工薪資上漲已勢在必行,此趨勢將使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工成本上升。就產業而言,將加速轉型升級(自動化)的速度。

台商向低成本地區移動

電電公會指出,台商面對勞工、原料及市場均在海外的情況下,未來將往成本更低的地區移動,例如中國內陸,及東南亞和印度等地。目前該公會已加緊帶領會員廠商前往各地考察。

部分學術界人士則表示,富士康大幅調薪的影響,將使周遭的台商及外資製造業的經營成本大幅上升。一般說來,薪資調高後,會有僵固性,上升後就不會再下降;可預見的未來,企業將加速往中國內陸移動,或者遷往成本更低的中國以外國家,例如越南及印度。

該人士指出,中國官方也有可能利用富士康薪資調高一事,促使中國沿海地區的民工工資整體調高,這些均是必然的趨勢。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