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勞工、環保與ECFA
民間團體:戰場在於附加協議

2010/07/05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陳詩婷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的正式內容已經出爐,除了主要被討論的經濟效應外?對台灣還可能有什麼具體影響?7月5日,兩岸協議監督聯盟邀集不同領域民間團體代表以及學者專家,就政治人權、勞工權益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提出ECFA可能帶來的衝擊,以及民間可能的因應之道。

守護民主平台執委賴中強律師認為,目前朝野正在爭論究竟該ECFA「全案表決」還是「逐條審議」?他拿出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41期內容表示,當初針對台灣、巴拿馬的FTA簽訂,立法院決議:「日後行政院所屬各部會對外締結雙邊、多邊條約或協定時,應循憲法第六十三條程序,先由立法院議決通過為原則。若有緊急或特殊狀況時,則應徵得立法院授權。」如此看來,立法院應可逐條審查。

賴中強補充,即便是逐條審查,也不一定需要修改協議內容,例如對條款的文義再做澄清、或是附上生效的條件、期限之附帶決議等等。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洪財隆指出,就早收清單來看,只有3項是台灣目前對中國限制進口的項目。然而ECFA並不像FTA協議,先列出未來將繼續談判的項目。接下來會談什麼?沒有人曉得。洪財隆強調,目前我們所看到的ECFA內容,只會是冰山一角。而沒有時程規劃表,也將造成國內廠商在中長期投資的無所適從。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表示,過去三十年來,是資本主義在空間上迅速擴張的過程。特別是90年代後,蘇聯陣營瓦解之後,中國、印度、中南美洲數十億人被捲進資本主義的市場。他指出,OECD(經濟合作開發組織)國家的實質工資,已經15年沒有成長,而台灣也是。就是因為資本藉由轉往這些新興市場,尋求更低的工資以套利的結果。

林宗弘認為,正是因為中國的工人可以低廉成本被剝削,台灣的工人權益同時才無法獲得提升。「聲援富士康工人跟聲援台灣工人是同一回事。」他強調。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則表示,2009年,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三國工會曾一同召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的回顧會議,並得出NAFTA造成貧窮、就業不穩定等等的狀況。

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秘書長曾昭明指出,許多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簽訂時都附加了綠色(環保)與藍色(人權)條款。以中國而言,2008年和紐西蘭簽訂的中紐FTA,還包括了《勞動合作諒解備忘錄》、《環境合作協定》兩個有約束力的附加協定。

他強調,簽署貿易協定時加入環境與人權條款,此為世界進步潮流。加上台灣政府之前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政府有義務在貿易政策和貿易法案中落實對人權的保障。孫友聯指出,民間團體的主戰場應該在於ECFA後續的附加協議。

兩督盟代表,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表示,未來兩督盟將邀集更多民間團體,擬具共識,並嘗試在ECFA協議中加入環境與人權的附加條款。

事件分類: 

回應

這幾個民間團體的說詞真是怪,好像台灣的工權很進步,儼然是先進大國還可以人權輸出一樣。真那麼在乎工權去科學園區裡看看高科技勞工,去那些還在苟延殘喘的代工廠看看外勞,到底台灣工權有多進步?好像台灣自己就不血汗一樣?現在台灣勞工團體也流行在本地不做事,高空呼籲那些妖魔國家要改進工權就算數了?這不一向是美國老大哥手下的NGO運作模式嗎?扯!這樣搞工運不害臊?

您提的移工產業後均的問題,一直以來是勞工團體在抗爭的問題之一。
但這和本文所點出的問題並不衝突,文中看不出暗示台灣在勞權的問題上有更進步的意義。
而台灣的勞工團體並不只有上述,而且會忽略很多其他勞團正在鬥爭的努力。

「移工產業後均的問題,一直以來是勞工團體在抗爭的問題之一。」在你腦中的工運團體都是一樣的嗎?都是一團的嗎?像文中的勞陣為移工做了寫什麼你倒是說來聽聽啊?

林宗弘說「正是因為中國的工人可以低廉成本被剝削,台灣的工人權益同時才無法獲得提升。」以前勞陣就是用這種觀點排斥與反對移工的。所以「聲援富士康工人跟聲援台灣工人是同一回事。」還接得真是跳躍啊,以前勞陣用來排擠移工的理由,今天居然可以推出不同結論,其實不過空話一句。連台灣工人的不聲援的「勞工團體」居然說「聲援富士康工人跟聲援台灣工人是同一回事。」,這就很令人懷疑這同一件事是哪門子事?

還有啊,我主要不是談移工問題,我覺得你理解力有誤。

簽訂 ECFA 之後,對於產業與就業率會造成多大衝擊?政府如何扮演輔助中小企業的角色,抑是用自由經濟市場決定一切?簽訂之後,對於現有問題(龐大國債赤字、人口老年化危機以及社福體系)是否有解?這才是問題。

在此,我必須要說:最大的決定權在於政府本身。政府才是具有監督與放任市場運作決策權,到了最後,不論用了何種方式,帳面表現如何,都要向全民負責。事實勝於雄辯,民眾感受認知會非常明顯,這些皆會用輿論方式傳達訊息,比起理論與數據而言更為說服力。

最後,自從中南美洲貧富差距擴大加劇左派浪潮,加上金融監管不周造成金融海嘯。最終先進國家走向左派化只是時間問題。台灣最終無法避免,此時不論是任一執政,都要認清現實:主權在民。

另行補充:

既然要理性監督ECFA,為何不完整公開內容受大眾檢視?為何不敢交由全民公投決定台灣的未來?當今天政府一黨獨大以至無法制衡,民眾不聞不問反而給了政府推行政策的藉口。最後,說這件事也於事無補,現在要解決的是:當台灣逐漸走向老年化、失業率過大以及教育與醫療等社會福利發展不均之下,如何向下一代交代?

您好,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承辦第15屆兩岸新聞報導獎,我們看到您這篇所撰寫的符合本獎項報名資格,敬邀您報名參與「公民記者獎-公民非影音新聞報導獎」,優勝者將頒予5萬元獎金及獎座乙座,並附線上報名網址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comm/15news/ch/index.asp?filename=3-4#a4, 提醒您報名截止時間至8月31日止。 敬祝順心愉快 第十五屆兩岸新聞報導獎籌備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