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陳詩婷
6月9日的壹週刊獨家披露,目前在測試階段的核四電廠一號機主控室發生火災,儀控設備中的不斷電系統(CVCF)故障失靈,當中4分之3的電容器、73片系統控制處理器被燒毀,緩衝異常電流的突波吸收器也盡數短路。事件造成當時主控室的顯示盤面失去電力,倘若這場意外是發生在反應爐運轉後,將會使工程師無法掌握反應爐的溫壓、冷卻水流、水位,就有如矇著眼睛開車一般。
然而這整起事件是發生在什麼時候呢?3月31日,週刊報導的3個月之前。當環保團體緊張的跑去查閱核四建廠管制現況報告,愕然發現,3月份的報告沒有提及,4月也沒有,5月,還是沒有!這麼重大的核安事故,就這樣被台電和原能會封鎖了近3個月,若非有內部人員向週刊爆料,全台灣恐怕將沒有人知道。
週刊出刊的隔天(10日),幾個環保團體和田秋堇立委特地邀了原能會和台電緊急召開記者會,希望能將事件的始末公諸大眾。不過,面對眾人的質問,原能會出席的官員只輕描淡寫地表示,這「只是」不斷電系統的電容器短路,大家不要緊張,況且,又還沒正式運轉!至於事故原因呢?這位原能會的代表,也是用同樣的態度講了幾個「都有可能」的原因,不過台電的正式報告還沒出來,所以也無法確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崔愫欣在記者會最後追問他,這樣的事故到底發生了幾次?他只是含糊帶過沒有回答。
諷刺也讓人驚駭的是,6月17日的中國時報,又爆出核四廠主控室其實還有另一起爆炸事件,一樣是電路設備爆炸短路,而這個事件是發生在5月底。也就是,在數天前記者會上的原能會官員又隱瞞說謊了。
發包創舉埋下災難的預言
我們暫且先回到3月底發生的事故原因,真的如同原能會和台電說的,只是電容器短路引發的「小火花」嗎?當然不是,這確實是非常誇張嚴重的重大核安事故。
一般來說,核電廠任何的重要的控制系統,都會有兩套電源設備,使用中的電迴路設備若發生了意外,能將系統立即且平順的切換到第二套,防止災害失去控制。而3月底發生的爆炸事故,就是第一套電路設備起火短路,當系統切換到第二套電源後,第二套也燒燬失靈,才會造成主控室指示盤面失去電源。當筆者再次致電詢問該原能會官員時,他才坦承,這確實是非常嚴重且不可思議的意外,「這是線路設計的問題,我從沒遇過,國外核電廠也很可能沒發生過」。
他接著透露,目前台電和設備製造商Gutor還在互推責任,台電指責Gutor作的電容器品質不好;Gutor說是台電的使用環境沒裝冷氣,易造成高溫失火。「不過,台電很快的就在那個地方裝了冷氣。」這位原能會官員不斷強調。
面對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答案,我們只覺得可悲。我們需要知道的,不是意外發生的地方有沒有補裝冷氣,或是線路設計修正了沒,我們所關切的是,到底核四廠區還有多少地方連這種基本的設計是有問題的?難道每個地方都要經過一次的起火爆炸,才會被發現、修正嗎?原能會和台電究竟拿不拿的出一套體檢機制,能確保所有環節的安全,不再發生意外?
這一連串的事故,後面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在核四廠不同於核一、核二、核三,甚至全世界核電廠的發包和施工方式。放諸世界各國,核電廠的主要核反應系統幾乎都是以「統包」的方式交由單一廠商統籌整合,然而,台電核四廠卻是將此儀控機電工程「分包」給數十個廠商,如同拼裝車一般一塊一塊的發包、採購、施工,再由台電自行整合。在這樣「前所未有」的發包施工模式下,出現現在這些「前所未有」的整合事故,當然就不讓人意外了。這也是為何這些訓練了數十年的核能工程菁英,面對核四接連不斷出包的工程體質,也只能束手無策的追著意外跑了。
我們的生命威脅 他的大禮
目前核四廠還處在機電系統測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底要插入鈾燃料棒試運轉,吳敦義院長更期勉台電能在明年國慶讓核四廠正式運轉,作為「百年建國大禮」。行政院、經濟部私底下也不斷對台電施壓,要求核四盡速運轉,緩解外界對執政團隊沒有政績的質疑。
權力階層一味追求發展的意識形態,配上幾乎注定發生災害的發包施工模式,以及隱匿消息的危機處理態度,拼湊出來的,幾乎就是一場災難預言。過去政府和台電都對這些警語嗤之以鼻,說這些擔憂都只是不俱專業的危言聳聽。然而,當這20多年來台灣社會各界對於核四災害的種種預測,竟然都一點一點的實現,災難的輪廓也越發清晰時,政府卻還敲鑼打鼓地發出無知的政治豪語。身為島上的普羅庶民,也許唯一能思考的就是如何擺脫無力,再次捲動過去的社會力量向上反抗,不然,還有別的選擇嗎?
【本文原登載於 台灣立報「環境前線」專欄】
回應
Re: 一步步成真的核四災難預言
我以前在核四的其中一個下包工程公司工作,核四的問題真的很多很多很多.我常常告訴我的家人,希望核四試運轉的那一天,我們可以全家先逃到國外避難!看到核四準備在今年年底要插入鈾燃料棒試運轉,我真的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