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敗後持續開啟對話
廢死聯盟10日起再辦「殺人影展」

2010/10/07
苦勞網實習記者

責任主編:孫窮理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將於10月10日舉辦第三屆「殺人影展:亞洲與世界對話」,將放映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的九部劇情片、紀錄片。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對話」是今年的主軸,希望藉由影片多元的視角,讓社會大眾對於死刑存廢有更多省思。除了台北,播映觸角將延伸至新竹及中南部各大專院校,使「對話」在台灣持續發生。

亞洲、非洲目前是全世界維持死刑國家最多的區域,林欣怡指出,支持死刑的一方,時常以亞洲特有的文化價值為依據,但事實上,無論歐亞,都有長期維持死刑和廢除死刑的國家,因此很難在文化傳統中論辯死刑存廢,唯有持續的社會對話,才能找到出路。

今年4月30日,四名死刑犯最終遭槍決,「我們思考,這是廢死運動的挫敗嗎?」廢死聯盟副召集人高涌誠律師認為,儘管從「死刑救援」的行動成果檢視,的確失敗了,但台灣社會因此對死刑存廢有了更深刻的討論,舉辦影展可以維持對話,讓有疑慮的人可以從更多面向思考。

台大法學院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顏厥安教授表示,要推動廢除死刑,必須由整個國家、社會制度和公民,一同思考、重新論述死刑的意義。顏厥安指出,當前討論常常直接劃分了支持/反對兩方,各自表述,而討論層次只侷限在「如何懲罰一個人」,卻忽略死刑在法律中是個嚴肅的刑事過程,不思考司法體制本身的問題,無疑是放任國家行使暴力。

檢視當前的司法制度,有助於突破廢死討論膠著的情況,高涌誠舉例,今年九月在人籟雜誌上,反對廢死的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許家馨與支持廢死的作家張娟芬兩人面對面討論,這是好的開始,許家馨站在刑法哲學的角度,雖強調死刑不能廢,但也質疑台灣司法制度是否真的完善到足以執行死刑。

近期的白玫瑰運動以及台大虐貓博士在二審減刑半年的事件,皆引發了社會爭議,也凸顯了量刑制度的問題。在台灣現行的訴訟程序中,量刑沒有獨立程序,法官常以一些成語如「人神共憤」、「泯滅人性」形容已定罪被告,對死刑審判卻沒有具體的解釋,刑罰輕重皆由法官恣意自由心證。

即便是台灣支持死刑者時常用來背書的美國,量刑也不是法官的專有權限,美國有十分嚴謹、獨立的量刑程序,陪審團需全盤考量被告的犯罪情節、習性和前科,且判決需經由上級法院審查,排除恣意的因素,但台灣目前的司法制度卻並非如此。高涌誠認為,死刑應立即停止執行,並由立法院在不妨礙司法審判獨立的前提下,以社會共識為基礎,制定加重、減輕的量刑基準,改善目前的量刑制度。

結合10月10日的世界反死刑日,今年全球廢死運動聚焦於美國,主要訴求「死刑:讓民主蒙上陰影」,儘管美國不願廢除死刑,但林欣怡強調,實際上全美50州,已有15州廢除死刑,另外有11州也正在立法提案廢死,只有11州在2009年曾執行死刑,美國社會內部也逐漸意識到,在死刑制度還存在的情況下,冤案常因死刑執行而無法挽回,種種改變顯示,美國也持續改善司法制度,並邁向廢死。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