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了一個教學特優教師以後:對大學理念與評鑑、升等制度的省思」論壇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0/10/15

時間:2010年10月23日(六)13:00-15:00

地點:紫藤廬茶藝館,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主辦: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合辦:世新大學台灣社會研究國際中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紫藤文化協會

2010年的教師節,在政治大學教學特優教師頒獎典禮上,一件極為諷刺的事情被揭露:當天的獲獎者之一,也是一位深受學生好評而屢獲教學特優教師獎勵的老師,被該校校教評會決定不續聘。原因是這位大學教授沒有研究成果,且拒絕接受評鑑。

在中央研究院也開始和部分大學合作設立博士學位學程之後,應如何分別定位大學與相關研究機構的角色?大學是以知識創新為重,還是以知識傳承為主?大學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研究、服務並重,還是教研分流?大學教師的處境是教學相長,還是教學與研究之間的兩難?對大學生而言,享譽國際、著作等身的大師是不是就是好老師,好老師是不是也非得有好的研究表現?而現行的學術評鑑制度或升等辦法的實情為何?這制度設計及其運作又將如何引導大學教育的發展重點,以及決定大學師生的權益與教學研究環境?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又有何影響?

追求卓越計畫、頂尖大學計畫、教學卓越計畫,講座教授、特聘教授、還有專案約聘助理教授,SCI、SSCI,以及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行,面對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排行、計畫與職位,不論是大學教師,大學生,還是關心教育與國家未來發展間關係的納稅國民,反而更有必要省思大學對於國家、社會的意義為何?大學教育應該提供給大學生的是什麼?以及,循此大學教授的責任何在?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做為一個結合學術與實踐的團體,在此把我們的思考與行動落實為這場論壇。歡迎各界蒞臨參加。

主持人︰

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兼所長,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與談人:

李威儀(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

徐進鈺(台灣大學地理系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

廖元豪(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顧問)

許雅斐(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副教授、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

林家興(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

劉雅芳(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

主題: 
活動日期: 
2010/10/23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