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3
對於中國連日來就在囚異議人士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所作出的批評與指責,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亞格蘭德撰文進行了辯護。
亞格蘭德的這篇文章星期六(10月23日)在美國《紐約時報》上刊登。他在文中解釋了給劉曉波頒發和平獎的決定。
此間中國官方媒體批評諾貝爾獎成為西方政治工具的輿論未見緩和跡象。
亞格蘭德則說,人權標準高於國家主權,國際社會有責任確保有關原則獲得各國尊重,北京斷言外人無權干涉別國內政的想法並不正確。
2009年12月,劉曉波被北京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11年有期徒刑。中國曾多次批評挪威的評獎決定是「鼓勵犯罪」。
亞格蘭德說,根據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主權國家的權力並非至高無上,在民主世界當中,政府不應把「根除」意見與謠言視為己任。 中西較勁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要求中國當局釋放劉曉波的聲音沒有減退。
同樣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聖公會退休大主教圖圖與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星期五(22日)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撰文說,中國沒有必要把劉曉波獲獎視為侮辱,而是應該釋放劉曉波,並分享獲頒諾貝爾獎所帶來的自豪。
加拿大外長坎農同日在北京與中國外長楊潔篪會面時,也向對方提出了有關劉曉波的問題。
然而中國輿論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繼續進行猛烈抨擊。
官方《人民日報》網站人民網星期五發表了署名評論文章,指責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是西方一些人的傲慢與偏見,是對中華民族的蔑視和侮辱」,「給中國人徒增飯後的笑料」。
亞格蘭德的文章則說,中國雖然根據《世界人權宣言》修改了其憲法,但是劉曉波被囚正好顯示中國的刑法與憲法相違背。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