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 北大 香港中大 兩岸三地20校調查自殺
調查團隊訪問跳樓獲救的十七歲少女田玉,她說,富士康以暴力與懲罰來建立管理威信。
富士康科技集團中國工廠今年一月至八月間發生十七起自殺事件,連環跳事件引發社會關注,為了解逾八十萬名富士康員工境遇,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等中港台二十所大學、共六十位師生共同完成一篇《富士康調研總報告》,並以「自殺抑或殺他?自殺即是他殺」作為調查結語,值得玩味。
剝奪權益
對於報告內容,至本報截稿為止,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祈安都未接電話回應。
今年上半年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頻傳,為探究真正原因,調查團隊訪問一千七百三十六位員工,日前正式公布調查結果。
小組調查發現,富士康近幾年來大量招收實習生,藉由壓榨年輕學生勞動力來創造利潤,富士康對普通工人年齡的要求是十六到二十四歲。
報告直指富士康員工超時工作的實情。根據中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工廠每月加班累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然而,富士康工人每月加班時間,在跳樓事件前普遍超過一百小時,之後仍高達八十小時,但超時部分,公司卻不支付加班費。
日夜重複的機械動作
以龍華園區的一條生產線為例,工人的工作是從流水線上取下電腦主板、掃描商標、裝進靜電袋、貼上標籤、最後重新放入流水線,每個動作被設定為二秒鐘,每十秒鐘完成五個動作,工人每天要完成兩萬個動作,周而復始。受訪員工抱怨,在富士康日夜重複的機械動作,讓他們對工作失去新鮮感、成就感,他們在受訪時回答說:「我們比機器還要像機器」。
調查團隊特別訪問跳樓獲救的十七歲少女田玉,她從四樓跳下獲救,變成終身殘廢,她表示,其他工廠都因她未滿十八歲拒絕僱用,只有富士康答應讓她上班。
田玉表示,進了富士康,負責蘋果的生產線上目檢,檢查產品上是否有刮痕,但覺得工作「很沒意思」,生產過程的軍事化管理,以暴力與懲罰來建立管理威信,也造成她心靈的傷口;工作一個月後,田玉的工資卡遺失,無法發給工資,各部門互踢皮球,她身上沒有錢又沒有認識的熟人,最後被迫選擇結束生命。
此外,從十月二日開始,富士康大肆宣傳生產普工底薪將加至二千元人民幣,兩次加薪近百分之百,但調查深圳、昆山與太原,工人均未獲得確切加薪通知,且佔富士康普工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工並不在加薪之列,遭受同工不同酬待遇。
關愛熱線形同虛設
至於富士康為照護員工身心成立的關愛中心及關愛熱線,調查卻發現,該中心會將工人的求助或投訴信息,直接傳回管理部門,造成員工壓力及離職風險,形成一大諷刺。 富士康員工跳樓調查結果
★調查時間:2010年6月至8月底 ★調查方法:有效問卷1736份,其中在深圳與昆山兩個歷史最長、工人密度最高的廠區集中獲得有效問卷1500份。 ★結果摘要 ˙濫用學生勞動力:大量非法使用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工,無正式合約,不需社保,使用廉價勞力 ˙集中營式管理:工時超長與勞動強度極大,工廠管理:規訓與懲罰的軍營 ˙生活如遭囚禁:工人的休息時間、生活空間都被納入工廠管理,服務於「零存貨生產」的全球生產策略,只能滿足人最低需求 ˙勞工出賣勞力甚至賠上健康:嚴格的「三級連坐」制度,工傷事故往往被基層管理部門層層瞞報,無法獲得社保理賠。另特別針對跳樓倖存個案─田玉為研究主角。 ˙工會聊備一格:1736位受訪者中,近9成工人沒有參加工會,4成工人表示沒有工會,大部分工人不了解工會的職能 資料來源:《富士康調研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