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重大開發案或是經建政策,支持者總以可增加多少GDP作為論述依據,然卻全然忽略經濟成長所付出的環境代價。而環境外部成本評價(Environmental External Cost Valuation)即為一方法,試圖將各項環境衝擊貨幣化。近期幾項國際重要的研究成果,均指出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付出的環境成本過於龐大,必須面臨轉型。
全球經濟發展的環境成本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委託環境顧問公司TRUCOST運用估算全球之外部成本。TRUCOST評估中,涵蓋的環境衝擊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耗用、空氣污染物排放(SOx、NOx、PM、VOC、Hg)、一般廢棄物、自然資源(漁產與木材)等。根據估算結果,2008年時,全球總環境外部成本達到近6.6兆美元,相當於GDP的11%。若不加以修正,在「一切照常」(Business as Usual)的情境下,2050年時,外部成本將達到28.6兆元,GDP佔比達到18%。其中以溫室氣體排放佔比最高,水資源耗用次之。
評估亦針對全球3000大企業的環境外部成本進行估算,結果顯示其總外部成本達到2.15兆元,相當於其年收入的7%。而各項外部成本中,有高達49%是因其供應鏈所衍生,而非企業的直接排放。其中供應鏈在水資源與自然資源的貢獻上,均超過65%。此外若以產業別進行分析,貢獻最大的5個產業依序為電力業、油氣業、礦產冶煉業、食品業以及營造業。
TRUCOST的分析,已凸顯當前經濟體系環境影響之顯著,然而其評估過程中,尚未納入全球面臨的重大危機──生物多樣性大量流失,因此仍有低估之虞。所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為能彰顯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則於2007年起,開展「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TEEB)研究計畫,並於今年10月中、下旬召開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上,發表研究成果。
讓生態經濟學成為主流 「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包括:彰顯貧窮、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關聯性;呼籲全球重視生物多樣性與與生態系統的價值,促使資金投資於自然資本的保護,而非破壞;分析當前政策的失當,藉由指出生態系統服務是橫跨環境、發展、氣候變遷等多個面向,呼籲決策者應將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政策,視為與財政、經濟學與商業相關的跨部會政策。
這項跨國研究中,針對全球12種棲地類型,包括海洋、沿海地帶、溼地、森林等,彙整國際相關研究,針對其「生態服務」的貨幣價值加以量化。而所謂的生態服務,是指生態系統對於人類福祉直接及間接的貢獻,可分成供給、調節、棲息地、文化及生活安適性等四大類。
供給,指涉的是生態系統提供食物、原料或是藥用資源;調節,則是強調生態系統具有防洪、空氣品質淨化、水質淨化、水土保持等避免環境品質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的功能;生物棲地,則是強調其對保護物種存續以及維持遺傳多樣性之價值;另由於生態系統為遊憩之主要去處,更為許多藝文作品的靈感來源,因此其在文化及生活安適性上的貢獻亦不可忽略。
根據評估結果,珊瑚礁的生態服務價值,每年每公頃最高達到120萬美元以上,其中主要為生態旅遊上的價值,高達105萬美元以上。珊瑚礁在調節作用上亦非常顯著,特別是防止極端氣候的影響以及海岸侵蝕。根據一項分析,珊瑚礁光是在避免海岸侵蝕的生態價值,即達到每年每公頃18萬美元以上。
此外,沿海濕地亦為一重要生物棲地。研究中針對濕地及紅樹林群落進行分析,其生態服務的總貨幣資料價值,每年每公頃最高達到21萬美元,最主要的價值分別在於水質處理、提供物種遷移廊道以及極端氣候調節上。其中光是在水質淨化上,價值即高達每年每公頃12萬美元以上,顯見沿海溼地作為地球之腎的重要性。
貧窮國家為了脫貧,毀壞其生態棲地作為畜牧用地或工業用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一關鍵因素。而面對此狀況,「生態系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研究進一步分析生態服務的價值對貧窮國家的重要性。分析結果顯示,在傳統經濟統計中,農林漁牧等初級產業,約僅佔貧窮國家總GDP的6%到17%,但實際上,若將生態服務納入考量時,則生態系的真正價值高達貧窮國家貧困階級GDP的46%至89%不等。因此生態保育,絕非是貧窮國家的脫貧的阻力,而是助力。
束之高閣的綠色國民所得帳 當全球均積極藉由量化現有經濟體系的環境外部成本,達到更周全的觀點,檢視政策是否有助永續發展之時,台灣是否有銜接上這個趨勢?
實際上,自2003年起,主計處即委託學者發展「綠色國民所得帳」的編列方法,試圖將台灣每年所排放污染物以及自然資源的耗用,加以貨幣化。依據主計處所公佈台灣綠色國民所得帳的編列結果,2008年,台灣環境的外部成本為930億台幣,較2007年的946億下降。而2005年至2008年間,環境外部成本佔總GDP的比例為0.73%至0.78%之間。然而綠色國民所得帳卻因為其涵蓋的範疇過於狹隘,以及決策者的漠視,無能作為引導決策的方針。
目前台灣綠色國民所得帳的編列,並未包括生態系統、溫室氣體、有害空氣污染物(如戴奧辛、重金屬等)。而在自然資源耗用上,更忽略台灣化石燃料與礦產資源多仰賴進口的現狀,僅將於國內開採的部分,納入估算的範疇,因此有所低估。光是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估算,則2008年時,台灣環境外部成本佔總GDP的比例應會超過3.5%以上,遠高於該年台灣GDP的成長率0.73%。
然國際上推動綠色國民所得帳所遇到的障礙,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國因各試點的編撰結果過於嚇人,其外部成本近乎抵銷其經濟成長,因此放棄了編列全國性的綠色國民所得帳的計畫。在台灣,經建部門雖未如中國般,要求主計處放棄綠色國民所得帳的編列,但卻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阻礙綠色國民所得帳作為檢視政策的永續程度的可能性──徹底忽視。
因此,當經建部門為推銷各項開發計畫中,仍是僅拿著這個計畫可增加多少GDP,來魅惑大眾,而面對既有的經濟發展型態,早已被各樣的環境災難事件,甚至環境外部成本的量化分析,證明其為扭曲的巫毒經濟。
反石化 減輕台灣環境外部性 當前雖有環保主管機關編列預算,欲推動建立環境政策與開發計畫的環境外部成本的方法與資料,但面對國光石化這類將大舉增加環境外部成本的開發案(光佔用棲地造成的生態損失,每年即達260億),等待一學術的嶄新發展以及層層說服決策者的過程,顯得緩不濟急。因此,若您自喻為一理性的公民,為減少台灣環境面的負債,尋求一永續發展的可能,參與11月13日的「石化政策要轉彎、環保救國大遊行」,是你為減少台灣的環境外部性最好的貢獻。
(原登載於台灣立報「環境前線」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