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張心華
最近好像不是適合遊行的好天氣,從同志大遊行、秋鬥,一直到今天(11/13),「環保救國」反國光石化大遊行都是陰雨綿綿,不過這對遊行的順利進行,也都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遊行人數近萬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台灣社會運動有重新集結的趨勢,而「反國光石化」尤其引人注目。
如果從「單一議題創造跨領域聯合」的觀點來看,今天的集結,是繼2007年4月15日樂生大遊行後,最大的一場行動;而若從環保運動的脈絡來看,則可謂近2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集結。
自從80年代以來,台灣的環境運動,從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貢寮反核四等單一的在地議題與群眾運動,發展成為全國性的行動,1994年,《環境影響評估法》制定,成為重要的關鍵點,「體制內」的遊戲規則既定,環境運動逐漸轉以「環評」作為角力的場域,而在地的抗爭,如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期的「反焚化爐」抗爭,則因為各地的節奏與運動型態、政治力量等因素的差距,而難以形成全國性的集結,也沒有造成「跨領域聯合」的效果。
若從運動的政治背景觀察,國民黨重新取回政權已經超過3年,其「發展主義」掛帥、漠視法治與人權的保守性格,表露無遺,從樂生案、都原部落拆遷議題、中部科學園區、粗殘徵收農地…一連串的事件,引起的社會反彈,以「反國光石化」作為支點,共同支撐起這場運動的高度與廣度;而現在在野的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同樣繼承國民黨工業發展與財團化、私有化的政策,包括國光石化與中科、蘇花高等重大開發,無不在其執政時大力推動;而民進黨從90年代中、後期起,逐漸分潤體制的資源,放棄以社會運動議題作為政治集結的工具,未能充份批判其執政作為、拋棄身上的包袱之前,對於新興起的社會運動中,連「收割」的能力都顯得缺乏。
藍、綠政治力量的後退,給予新興起的社運一些空間,但在政治力量的缺席,不代表其自身的政治力量已經成熟,在這種條件下,對於既有的藍、綠個別政治人物在其中上下其手的操作,缺乏回應的能力;與20年前相較,這樣的運動形式,更加是在弱連結的社群間,而不是在紮實的組織基礎上發生,「去政治化」是運動的機會,也是發展的障礙,在這種主客觀條件下,如樂生、反國光石化,仍以「手工打造」了新的聯合形式。
說起「手工打造」,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運作,較之還是有一個單一議題、長期運作的中心組織—青年樂生聯盟與樂生保留自救會的樂生保存運動,更加呈現「去中心化」的現象,幾個主力推動的組織,如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環境資訊協會…等,資源不豐、人力缺乏,而且也不只經營這一個單一議題,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可以分工合作,支撐一次次的行動與今天的大遊行,實在難得。
當然,對於國光石化這一個尚未發生的環境侵害,能夠產生如此的集結,這與彰化自反杜邦後,環境運動的傳統,以及雲林、高雄兩地,長期受到三、四、五、六輕污染威脅的在地組織、經驗與行動力量,有密切的關係,而今年7月,台塑六輕塑化烯烴一廠、麥寮一場輕油廠的兩次大火,燒出雲、彰地區居民的憤怒,以及全國對於石化業發展,與其製造的環境問題的注意,則再成為反國光石化得以集結的因素。
回顧「反國光石化」的歷史,在2008年,當它還與「台塑鋼廠」環評綁在一起,被放在雲林離島工業區的時候(「變更雲林離島基礎式工業區環差分析」與「雲林離島工業區新興專用港」案,請見2008/01/25苦勞報導:「雲林離島工業區環評遭駁回 國光放話:可能出走海外設廠」),相較於「台塑鋼廠」,國光石化並沒有受到那麼多的注意,而在當時,即使是「反台鋼」,也都還停在環保署環評的辯論中,無法造成大規模的集結,會造成今天的力量,可說是上述一連串因素累積的結果,它的成功,具有「偶然性」。
但是,無論最後運動的戰果如何,未來台灣的環境運動仍然又許多未解的習題;在「蘇花改」爭議中,因為政治人物「挾人命威脅」遭到污名,環保運動甚至從「維護環境正義」而被迫退守到「捍衛環評制度」,但是,捍衛環評制度在運動上的意義,卻還有待更多的思考。在政治運作下,「環評」是一切政治決定開發行為的遮羞布,這些年來,環保團體陷於環評的泥淖之中,的確,參與環評,發揮了「以拖待變」的功能,讓環評程序拖長、盡可能嚴謹、加入特定的條件;同時這也讓資訊得以公開,讓社會大眾有機會了解開發案的真相,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圈套」,讓環境運動被關在環保署裏面,無法回到真正可以決勝的「群眾」裡。
環境運動的戰場畢竟是在環保署外,我們期待反國光石化的偶然成功,可以創造出新的「署外決戰」新形式,這個新的形式,不僅僅是在對於技術性的環境議題討論上,而且是在對於真正決定開發行為的政治、經濟議題爭論,以及新的跨領域集結的運動基礎上。
回應
Re: 反國光石化 偶然成功 環境運動需要 署外決戰
我們的國家物質與生產技術已經很先進了
但是政府的思維竟然還是如此意外的保守
意外的獨裁
意外的封建呢
Re: 反國光石化 偶然成功 環境運動需要 署外決戰
個人認為蘇花改與國光石化兩案所反映出環評制度本身的問題並不相同。畢竟一件主要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是開發中的施工過程,另一件是開發完成後二、三十年間的廢氣排放所導致的健康風險。
國光石化的案子若僅就風險評估而言,實際上對所有受其影響的居民而言,並非風險是1E-5 - 1E-4的問題,畢竟那都是非自願性風險。除了致癌風險以外,非致癌風險,乃至於對於受影響地區民眾身體各種系統,尤其是呼吸道相關疾病的問題來說,恐怕不是由數字可以反應的,也並非由成本效益就很容易衡量的。
國光石化的環境問題和蘇花改相比也更為明確,就是水資源問題。若國光石化承諾不抽地下水,而水源由大肚溪攔河堰供應,則大肚溪大概不可避免地會像是興建了集集攔河堰以後的濁水溪,下游長年缺水,河道枯竭導致的沙塵對環境和居民健康的風險有進一步的影響。這些被攔截掉的水量,對於地下水的補注也一樣有直接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國光石化雖然是產業鍊中的上游,但孫窮理的分析說明了國光石化實際上主要的產品還是靠外銷來賺錢,對國內的產業鍊並非絕對關鍵。換言之,蘇花改多少還算是回應花東民眾改善生活品質的訴求,國光石化則是以國民健康為代價換取業者的財富。
這兩個案子截然不同。
不應以相同的態度來對待和面對環評審查的過程和結果。
Re: 反國光石化 偶然成功 環境運動需要 署外決戰
回應superbird
我不同意"蘇花改多少還算是回應花東民眾改善生活品質的訴求"。
花東民眾的訴求最主要是這段路行的安全。
事實上花蓮的生活品質不差,水、空氣、食物都比西部好很多。
蘇花改只有改善舊蘇花公路行的安全。不要把蘇花改當成萬靈丹
,他只是一條路,蓋與不蓋不會影響生活品質。但國光石化蓋與
不蓋差別極大。
Re: 反國光石化 偶然成功 環境運動需要 署外決戰
標題 偶然
雖然
並不 偶然
烏合之眾
拼湊大軍
雜牌勁旅
乃至於
姻緣俱足
無巧不成書
...
時機& 大局巧合
甚或 沒人要用
滴
耦合
都有可能會
少一點
誤會可能
性
??
幸甚!!!
Re: 偽環保人士 偶然成功 環境運動需要 署外決戰
親愛的偽環保人士:
趕快抗議老天!為何不下雨?讓妳們日思夜夢的濕地?為何變旱地???
久旱不雨,國內濕地面積最大的嘉義縣鰲鼓濕地已有一半乾涸,土質嚴重鹽化,嘉義縣野鳥學會憂心再不下雨,濕地可能變旱地,除造成魚群死亡,野鳥也會大遷徙。
鰲鼓濕地總面積約3百公頃,因濕地蘊含豐富魚蝦,吸引2百多種鳥類棲息,是國內大型賞鳥勝地。
今年以來降雨少,鰲鼓濕地面積急速萎縮,近1個月速度加劇。鳥友觀察,1個月前濕地約5分之1乾涸,昨天已有一半變旱地,土質嚴重鹽化,久旱不雨,水質優養化嚴重,原本清澈見底的池水,已變粉紅色,環境惡化。
鳥友指出,往年候鳥季結束,鰲鼓濕地仍可看到近千隻鷺鷥、反嘴鴴、高蹺鴴及鷸科;近來鳥類大減,看不到成群野鳥,連最喜歡棲息紅樹林覓食的白鷺鷥也幾乎不見,估計比去年同期減少5成。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謝世達指出,再不下雨,鰲鼓濕地魚蝦可能因土質鹽化及水質優養化大量死亡,除影響冬候鳥度冬,目前棲息濕地的野鳥也可能大量遷徙。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6330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