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南線物語之B02站:從約僱變委外的小雪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孫窮理

說明:「非典生活」系列的內容為記述非典型僱用勞工的工作與生活,由非典勞工現身說法或由採訪者訪問過後改寫其故事。歡迎非典勞工寫下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故事投稿,或如果讀者從事非典工作願意接受訪問的(可匿名發表),來信請寄苦勞網信箱coolloud@gmail.com,並註明「投稿非典生活」。

「板南線物語」次系列介紹的是,公務機關委外業務相關從業人員的故事。為了隱蔽受訪者的真實身分,這個次系列把採訪所得放置在部分虛擬的背景情節中。它試圖表現的不僅是某個特定個人、且是這個群體的共同處境。

「終身的保障,一輩子可信賴的承諾」。這一句文案出現在捷運月台上的燈箱廣告上,來自一家人壽保險公司。這句話看在小雪眼裡,卻另有一番心情。

這燈箱廣告應該是新出現的吧?小雪先前沒看過,而她已經快兩個月沒在這一站下車了,雖然這是離她工作地點最靠近的一站。並不是小雪換工作了,而是,最近幾年以來,小雪每年之中有三個月沒班可上。

小雪原來是一間公家機關的約僱人員。一聽到公家機關,一般人習慣性的會覺得是鐵飯碗,但大部分民眾都不知道其實公家機關內有許多並非正式的公務人員。小雪當年是經由這間機關自行招考進來的,而不是考試院舉辦的國家考試,所以她並沒有公務人員資格。但這些機關之所以需要人,還不是有業務上的需要,像小雪和一起進來的同事們,做的其實都是經常性的工作,也一直這樣做了二十年、甚至更久。雖然約僱不像公務人員有國家法令提供的工作保障,薪資、福利也大不如後者,但只要有這些業務在,就表示他們的工作有其必要性而不愁失業,相當程度上是一份穩定的收入。

但就在若干年前,政府開始大幅度緊縮他們這些約僱人員的員額,把不少約僱人員原來從事的業務委外發包出去、原本的約僱人員被解雇:他們也不是失去工作,其實大部分人還是從事原來的業務,只不過這些公家機關把業務外包給外面的人力派遣公司,而這些原來的約僱人員就成為了派遣人員,僱主從政府變成派遣公司,但卻是做相同的工作。

六、七年前,小雪工作的單位就發生了類似的狀況,她屬於那被裁掉委外的數十人之一。他們現在的雇主是一家人力派遣公司,以一年一簽的契約雇用他們這些被委外的約僱人員,然後再向原來的機關接委外案做原有的工作。不知是逃避勞基法上對不定期契約的規範還是如何,他們每年實際的工作時間只有九個月、中間有三個月的空白期,每年的11-12月以及隔年的1月都要回家吃自己。薪水從先前的三萬三降為目前的三萬,且一年只有九個月的薪水。雖然有三節及年終獎金,但年終也是用十二分之九的基數來算。

被解僱當時沒有心理準備,他們這群人也沒有認識外面勞工界的門路,大家不知所措之下,以保工作為前提就這樣接受了這樣的條件。後來,類似的公家機關約僱人員外包事件頻傳,開始有人找上外面的工運團體搞抗爭,聽說有爭取到回覆原有工作的例子,但這一切對小雪這些人來說有點太晚了,他們的案例似乎已成定局,當初沒把握好局勢、後來要翻盤就很難。

不是說要穩定就業嗎?究竟政府為什要這麼做呢?這一直是小雪及跟她同樣處境的約僱人員所無法釋懷的問題。如果政府是為了省錢,雖然說他們的薪水的確被降了,但她也聽說在其他案例裡,因為有抗爭的壓力所以薪水沒有明顯調降的狀況,如果政府再加上要給人力派遣公司的管理費,其實付出去的錢不見得會比原來給約僱人員的薪水少。後來小雪又聽說,有一種判斷是政府的政策主要在管控人事員額及人事支出,而委外的作法,就可以減少人事員額並把原來的人事預算部分轉移至業務預算發包出去。

但這樣的作法,實際上對於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來說功效相當有限,只不過把人事費轉移成業務費而已;這種委外政策進一步惡化勞動力市場的勞動條件及不穩定的僱用況狀,然後政府又要花錢來搶救失業。從政府的勞動政策施政功效來看,其實委外策略絕對是賠本的作法,而他們這些約僱人員就被當成了犧牲品。

一樣的工作,不同的身份

大家大多是有家庭負擔的人了,沒班可上的日子,總不能只是在家清閒,只好想辦法找其他打工機會。這段期間剛好是過年前較忙的日子,像小雪就在親戚開設的店裡面幫忙。這天,小雪想起有個東西留在辦公室裡又需要用到,只好特地跑到辦公室來拿回去。

想想這些年來,似乎沒有在不上班的時候進辦公室過。當然,遇到認識的人還是會打招呼,較熟的人還會停下來哈拉幾句、聊些近況,但小雪穿過整個無隔間的辦公大廳,與之前來上班時的心情有些不相同,她用著不同的眼光看著這個工作場所。雖然有些工作可以提前做,但這三個月有些人不在,等於是其他人的工作份量也加重了,大家大多在自己的位置上作業。那些空著的位子,就是屬於像小雪這些被委外的人員所有。

小雪忽然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旁觀者般,自己從未有今天這樣的心情。回想當初剛被解僱轉換為委外人員時,心情惶惶惑惑地不踏實,以前雖然只是約僱、沒有公務員的保障,但這麼多年來持續在同一家機關工作、而且雇主還是政府,心裡總是比較篤定,當初買房子可以預期二十年後還是能夠如期交出房貸。想不到突然來一個大地震,他們就從約僱變成了棄嬰般的委外人員。委外、外包、勞務採購、派遣……,不管這些名詞在法律上是否有或多或少的定義差異,對小雪來說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她不再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保障的,誰知道明年還會不會有合約呢?

小雪帶著旁觀者的心情,看著自己空著的座位。這個人在這裡工作了二十年,搬到這個座位也有十年了,她每年做著一樣的工作。這些年來,她的業務、座位、分機號碼,一切都沒變,只是年紀變大了,身份也不一樣了。某一天,自己就忽然從約僱變成了委外的派遣人員。

小雪從抽屜裡拿了自己要帶的東西,再度穿越整個辦公大廳。前一陣子考試院傳出風聲,往後甚至連正式公務人員都會有某種退場機制,這在各個公家機關都引發公開議論或竊竊私語。連政府當雇主的職位都不再有工作保障的時候,這天下之大卻可能再難以找到所謂穩定的工作了。

小雪想起剛剛那個捷運燈箱廣告上的文案:終身的保障,一輩子可信賴的承諾。以前的上班族,如果繳完了人壽保險,再加上如果有房子、存款、退休金等,可以覺得自己後半生有保障了吧。那麼,保險公司能不能開辦一種就業保險、保證一定提供穩定的工作,或是像政府的就業保險般提供失業給付呢?小雪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

啊!她自己馬上啞然失笑,這年頭,保險公司恐怕要先顧好自己不會倒吧。畢竟,連政府經營的勞保基金都可能破產哩。如果連政府都無法提供保障及承諾的時候,那麼,一般的上班族該如何自處呢?小雪想著想著,對於自己的未來開始認真盤算了起來……

點閱 非典生活 閱覽本系列全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