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海洋:突兀的休止符與變調的韻律

2005/08/07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2000年夏天,頂著烈日踩著炙熱的沙灘,一群人伴著樂聲、海浪聲搖滾起來,那是第一屆的福隆海洋音樂祭!很少人注意到,當地居民、一小群環保人在呼籲,核能四廠的海域工程,為了讓反應爐等重型機組可以運上岸的重件碼頭,悄悄地謀殺了這片海岸,隨著音樂祭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每年夏天湧進了越來越多的人潮,然而腳下所踩的沙灘卻一點一滴地流失中。

海域的動態循環系統將沙灘的沙帶走再帶回來,形成自然界奇妙樂章的循環韻律,然而核四的重件碼頭就像一個突兀的休止符,硬生生地終止流暢的樂音。長長的碼頭阻擋自然的潮流循環和補沙機制,造成了碼頭之前、之內沙子堆積、碼頭之後沙灘侵蝕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突堤效應」,加上核四出水口工程從廠區鑽過濱海公路,再從海域出口的大洞,也不斷貪婪地吸取這片黃金海岸。

台電的「專業」從一開始否定沙灘的流失與碼頭工程相關,漸漸地承認有可能相關,到表示可能影響範圍不大,而一再被專業駁斥的「非專業」,即久居當地、熟知海洋潮流的貢寮人、當地漁民,早就痛心疾呼福隆沙灘要完蛋了!這些多年與海洋、土地相知相惜的鄉親,才是不折不扣、深知海洋節奏與韻律的「音樂人」,而在研究室計算著數據、進行評估的官僚與專家,才是企圖改變自然韻律的「外行人」。也許你可以忽視就在濱海公路上,同樣因為突堤效應而消亡的金沙灣,與重件碼頭同樣角色的和美漁港從來沒當過漁船停泊的港灣,反而成為吞食沙灘的攔砂壩;也許你看不到,核四海域工程的泥土砂石,埋葬了海底美麗的珊瑚礁、魚群,不過所有每年來朝拜搖滾樂的愛樂人,都無法不注意到,這片黃金沙灘的斷裂與流失。

2005年夏天,因為海棠、馬莎颱風突來的造訪,音樂祭被迫延期兩次,頓時冷清的福隆沙灘在陰雨中更顯得滄桑,一向是為這塊土地而努力反核、在福隆生長的阿英姐,眼中透露出淡淡的悲傷,音樂祭在他眼中反而像是祭海洋的典禮,不知道是不是天氣的關係,我好像聽到海浪的悲鳴聲,沙灘上有名的彩虹橋,像是樂章中的延長音,但是連接的音符卻消失了。以後的夏天,我們還是可以高喊著我們對搖滾樂的熱愛、high到啞聲,但是我很懷疑,還能不能再聽到當年綿延四公里的黃金海岸,所展現的自然韻律,如果,我們還不採取行動的話!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