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殺戮的艱難》讀後感

編輯工作者

責任主編:張心華

多年前看過張娟芬所著作的《無彩青春》,為蘇案三人以及臺灣司法起了關注之情,即使不具法律基礎,也為現行的檢調和司法制度打了大大的問號,不從表面的證據推斷有罪與否,畢竟對於受害家屬是如何不可承受之重。但,如果真的是冤獄呢?全案不合情理之處和延滯多年,引起海內外不間斷的行動與聲援。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活生生的在臺灣的社會中發生,可貴的是隨著時間推移,蘇案沒有被歲月的浪潮淹沒,當媒體再度報導相關新聞,記憶裡的蘇案的未解之謎會再度被喚醒。於是我認為蘇案不僅是單一事情被處理,而是臺灣有積極向上的群眾力量,努力要拔除社會裡的不公不義。

我想是我太天真的。

我從不知道我身邊是醞釀了多久憤怒的力量,從前法務部長王清峰的一席言論,竟可以讓民眾在不是選舉的激情下,在社會上沸騰一股肅殺之氣。有別於臺灣泛政治化下的兩黨競爭話題,在廢死的議題下,我聽到的似乎是一黨獨大,一夕之間,臺灣社會人人喊殺。透過網路串連、媒體推波助瀾,無論職業、性別、宗教、族群,急著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言論,有時幾乎是失去理智、充滿偏狂的暴虐言語。我詢問身邊的朋友怎麼了?為什麼會這麼生氣?聽到的答案幾乎都頗為一致,無疑認為這是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唯一手段。但最讓我失望的是,不是大家普遍支持死刑(廢死還要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是停留在遷怒般的情緒般,無法深入討論死刑這個議題,遑論去思考為何要廢除死刑的諸多成因。無法接受其他觀點一元思想讓我覺得恐怖,臺灣的公民意識無法提高到另一個等級嗎?於是,不見討論、只見爭辯,即使是教育未來應材的教師,還是具有傳播權力的媒體人。

當《殺戮的艱難》問世後,叛逆於全民反廢死風潮的我,是非常期待這本書的,如同書籍出版會有出版緣由和行銷企畫,這本書到底是給誰看的呢?可以吸引誰來看?是支持廢死的人、反廢死的人、位於中庸的人,引起誰的動機和影響多少的閱讀體驗?作者表明參與廢死活動的一路來的歷程,行文不溫不火,力求由客觀角度分析死刑存廢的爭議;以自己漫談的姿態,講述自身的轉折,回應支持死刑者思考上的盲點。閱讀完後,我第一個想法是,是否這本書又有被標籤化的憂慮呢?這個議題彷彿變成不能觸及之傷,偶而又見媒體報導引導方向也非常明確,我憂慮是如果作者的身份已經和廢死聯盟做了直接連接,他可以影響的層面是否就無法超越呢?除了自身的獨白外,我希望此書的出版可以在更多人心中投下燈火,而非擦痕,我期待以個人社會地位可做號召卻可以超越個人立場的著作,《殺戮的艱難》在文末引用眾多事例表達立場,並反駁反廢死者提出的觀點,會不會容易形成另一種爭辯,而無法吸引更多人閱讀。

個人的理智在群眾間很容易被影響和煽動,且在網路興起後,無邊境地擴張言論自由,嗜血的言論在網路上轉載爆炸無疑也是種隱形暴力;世界趨勢既然無法阻擋,在現況中要怎麼把年輕人從短暫簡單的思考模式中喚醒,讓知識不只是吉光片羽而能深入思維,這才是我關注的,如何以漸進式的推廣理念,改變大眾對死刑不同的探索與辨證。很可惜的是這本書雖然立論充分,提出對國家機器、司法制度、倫理道德諸多面向的質疑並討論,不過在書中作者立場隨章節越顯鮮明,反對廢死者閱讀完後,會不會情緒依然被挑撥,似乎成了意識形態之爭。

書中提及關於冤獄,許多人也常會說司法很黑,那麼對於可能有的冤獄(包括死刑)怎麼可以置之不理?有朋友跟我說,他是前不久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案件可能是誤判(包括死刑),誤判的可能枉死人,這是一條生命,不該被掩沒在罪大惡極的口水聲浪下,所以死刑存廢應該被討論。既然許多人承認司法部可能完美,但若被誤殺,請問有誰想親身體驗。

再來是受害者家屬感受,除了以判死作為復仇外,我們似乎提不出其他配套或方法,支持死刑的人請以積極的同理心,促進相關保護法,而不是只有以死刑作為唯一的禮物。眼淚、憤怒、報復…如果真的設身處、感同身受地替他們著想,請幫助他們離開傷痛的陰霾。廢死爭議不休,希望藉此議題的同時,也彌補社會福利法率不足之處。畢竟一命真的不能抵一命,生命太過於珍貴,罪人的生命也不能抵償親人的生命。

一直以來,有個問題經常困惑著我,殺人者被殺,是不是另一種謀殺?有人說這是罪有應得,那誰可以執行這場被允許的謀殺?我的諸多困惑在書中可以看到一些回答,但我不急著選邊站,而是深感為何有關生命這般嚴肅的議題,可以輕易地被簡化。書中提到鐵案疑雲這部電影,但與死刑有關的電影不勝枚舉,也包含不少賣座電影和得獎佳片。在意外邊緣有人性深層的描寫,綠色奇蹟不就是冤獄;近來的韓國電影美麗的聲音,也反映不少現況,在電影中即使犯人已經悔悟,但媒體因新聞事件大肆渲染後,又在延宕多年後立刻執行死刑以平眾人對犯罪的忿怒。

臺灣是個多元文化、人情味十足的社會,期待在多元性中有更大的包容,人情味可以有正面的導向。停止對立和爭議,以相互了解為基礎;主張死刑的人可以理智的了解廢死聯盟為何極力奔走,現行的制度是否應該檢討而需要加緊改革;支持廢死的人,可以反向思考為何社會上有那麼大的不安全感,要運用怎樣的策略讓議題緩慢的發酵而不煽動情緒。關於生命,希望有天的對談可以拉到更高的層次,作者替我們起了頭,誠懇的希望更多人了解作者的初衷,而不只是廢死與否的爭議事罷了。

回應

謝謝這篇好文章!

這種問題確實容易引起意識形態的對決,變成各說各話而欠缺交集.
小虎文的文章很好,像是在說自己的自省,同時關注生命的意義與廢死議題之間的關連,讓已習於在論理的論述中靠邊站的議題,讓我覺得可以得到一些感性層面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