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商消費滿77元可以換一個Hello Kitty磁鐵,但我們在7-11裡面辛辛苦苦打工一小時的薪資,連一個Hello Kitty磁鐵都換不到。
青年勞動95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公布十大黑薪商家名單,麥當勞、統一超商、全家、漢堡王等等知名連鎖企業赫然在列。聯盟表示,大約調查30家左右的時薪,十大黑薪商家的起薪只有70至75元起跳,按照勞基法雙週做滿84工時,每個月只能領到12000元左右,連勞基法的15840基本工資都不到,明顯違反勞基法。
「7-11實在是太剝削了。」曾在統一超商打工短暫打工一個月的孔同學說,應徵時講好薪資是時薪72元,既沒有保勞健保、又未事先告知要簽到簽退,只要動作慢一點,就開始冷嘲熱諷,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沒用,結果最後只拿到2400元。
因為高學費負擔,父母借錢籌學費,自己被迫在某連鎖餐廳打工賺取生活費的東海大學蔡同學表示,做了一年多,時薪從原本的80元才升到90元,每週休一天的情況下,最高只領到12000元左右的薪資。蔡同學說:「餐廳的工作又累錢又少,已經決定離職,開學後準備換另一個工作。」但她表示,其它同學打工的狀況也不好,實在無法把握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環境。
聯盟指出,台灣商家雇用青年打工族時,絕大部分採取「欺騙青年,拒保勞保」、「打工時薪,魚目混珠」、「形為工讀,實為正職」的三種手法,勞健保只要打工族沒提,就不加保,並且在人事廣告中抬高時薪,事實上卻包含了超貴的供餐費,此外,將工讀生當成正職來用,在薪資結構中,提供了一個月打工時數超過200元即提供「高工時獎金」,可見已經默許、鼓勵打工當正職,但卻用超低時薪計算薪資,以降低人事成本。
政大勞工研究所所長劉梅君表示,勞委會早該對於低時薪的情況進行調整,當越來越多人淪為低薪族時,難道不會拉低社會整體消費水準嗎?不也是少子化的現象主因嗎?
劉梅君並補充,青年朋友在打工期間受到挫折,會造成就業成就感低、成為喪志工作者的現象,最後放棄就業,變成社會福利的依賴者,對於社會的影響極為嚴重。
勞委會表示,目前最低勞工月薪為15840元,以一個月30天,一天8小時工時計算,一個月約為240工時,換算法定時薪為66元。
但聯盟,勞委會的算法沒有算入假日工資也應給薪的原則。以目前雙週84工時的標準,再加上國定假日、特休假等權益,一個月的工時應該是167個小時,法定時薪應該是95元。勞委會解釋,資方以計時方式給付工資,在假日工資部分,也應該計比例發給,但這是行政指導,並沒有強制力,打工族要循勞資協商方式向雇主爭取。
聯盟要求十大黑薪商能夠檢討薪資,否則不排除抵制低薪商家,不要到這些低薪商家消費及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