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炎、羅興階獲頒全產總工運貢獻獎 

2005/06/23

  為了要突破過去官式的「模範勞工」的表揚,突顯自己從「自主工運」中成長的位置,全國產業總工會2000年成立大會上,頒發「工運貢獻獎」給顏坤泉、張照碧、汪立峽、曾茂興、羅美文等五位工運前輩,成為這個獎項的濫觴,前四屆總共有十二位個人及兩個團體獲得。昨(6月 22日)天,全產總召開了「第五屆工運貢獻獎」茶會,介紹兩位今年這個獎項的得主,黃玉炎與羅興階。

  在茶會中,全產總撥放了羅興階紀錄片「金生金世」中,羅興階與黃玉炎「潛入」台大公企中心拍攝的片段,片中黃玉炎回憶成立銀行員全聯會的歷史,這成為兩位工運貢獻獎得主的巧妙結合。

  今天黃玉炎本人並未出席,全產總邀請到由黃玉炎引導進入工運界的台企銀工會理事長林萬福,介紹黃玉炎,黃玉炎在1988年推動成立台北市銀行行員職業工會、並於1991年,推動成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是銀行員組織工會的先行者,於擔任全聯會理事長及台北銀行產業工會理事長任內,發動「1206保工作、求生存」遊行、「工運大團結、同步反金權」等大遊行;1997年成功爭取銀行員納入勞基法保障;1998年爭取退回自提儲金,接連的抗爭,使得銀行員全聯會的運作,漸上軌道;而在其卸任全聯會理事長後,所屬的台北銀行,碰上金融合併風潮,黃玉炎因發行「大人,甭再騙啦!」文宣,遭到資方解雇,纏訟三年,終於在今年二月,獲得勝訴,但是讓人覺得唏噓的是,台北銀行已經成為歷史,所有資產淪為富邦集團的嘴中肉。林萬福說,現在金融合併風潮方興未艾,銀行員工人心惶惶,他以自己所處的台企銀為例,現在只知道要進行合併,但是對象是誰都還不知道,員工生活在不知道明天會如何的處境裡。

  另一位得獎人羅興階,今年剛剛以「再生計畫」一片入圍台北電影節,成為第一位以非工會幹部或組織者得到這個獎項的人,全產總特別邀請了「再生計畫」片中主角之一,中船被裁員的員工江天寶,以及名影評人聞天祥到場,講述「再生計畫」這部片子,江天寶直指中船再生創造獲利是一個天大的謊言,事實上,帳面上的數字都從裁減的員工身上得來;曾經形容羅興階為「紀錄片的基本教義派教主」的聞天祥說,羅興階多年以來的堅持,使他在同一體裁裡,迪以越來越深入,他認為,在一個很容易讓人變得麻木和冷感的國度裡,羅興階可以讓得清楚地看到一些不認識的人。

  在致詞時,羅興階不改歷屆「工運貢獻獎」得主批判的本色,他說,「重建人民的信任是很不簡單的事,現在政治性的力量,把許多自主性的力量都摧毀了,我今天在這個團體領了這個獎,有一天這個團體成了閹雞工會,我也會毫不留情的批判它。」

  過去,類似的狀況曾經發生,全產總前任理事長盧天麟在競選理事長期間,曾有第一屆工運貢獻獎得主顏坤泉、羅美文與汪立峽嚴詞批判其失去全產總創立精神的事件。在盧天麟當選後,接受民進黨徵召,擔任不分區立委,並辭去理事長職務,由副理事長鍾孔炤接任。全產總的政治立場,以及與執政者間的關係,已經成為工運界爭議的話題,這也是全產總在面對自身出身於「工運」的歷史、面對工運界的同伴時,無法迴避的質疑。

  為什麼今年「工運貢獻獎」不在五一勞動節頒發?全產總理事長鍾孔炤說,因為今年全產總參與五一遊行,但該遊行慘與的團體很多,不方便在遊行裡辦這項活動,所以決定在會員代表大會中頒獎,鍾孔炤說明年甚至考慮把頒獎的時間提前到三月份,希望在勞委會的「模範勞工選拔」之前,讓獲獎的勞工可以受推薦成為「模範勞工」以期能真正改變官方模範勞工的思維。

【相關文章】

2000/05/03【苦勞報導】五一全產總成立現場側記

2003/06/17【苦勞報導】改選前夕,詰難與期待 工運貢獻獎得主批判全產總

2004/10/08【苦勞論壇】何謂「獨立、自主」的工運力量?對全產總理事長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批判與反省 ◎韓仕賢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2003/06/17 苦勞報導
改選前夕,詰難與期待
工運貢獻獎得主批判全產總

  全國產業總工會將於19日舉行會員大會,並改選第二屆理事長,在改選之前卻傳出民進黨政府強力介入理事長選舉的消息,三年前,在全產總成立大會上,受頒「工運貢獻獎」五位工運前輩中的三位:顏坤泉、羅美文與汪立峽,今(6/17)天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出對「全產總的詰難和期待」。他們質疑:三年前全產總成立時「新社會」的圓夢理想,已成泡影。

  在今天出席的人士當中,1988年在南亞組織工會,觸怒王永慶,遭到開除,之後積極投入工人組織工作,於1990年,在安強十全美抗爭中,遭到鎮暴部隊毆打,並被判刑1年10個月的工運前輩顏坤泉的出席,最受到注目。顏坤泉近年已漸淡出工運的領域,但仍持續保持對工運的關心。三年前,工運貢獻獎頒獎時,他並未出席,但是,今天,他卻風塵僕僕地趕了上來。除了三位當年「工運貢獻獎」的得獎人之外,包括劉庸、徐福進、毛振飛、呂德明……等重要工運幹部,以及政大教授黃德北、世新教授陳信行,與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也應邀出席。

  顏坤泉最在意的,是當初集自主工運成績而成立的全產總,在工會組織率的推動上,並未著力,八○到九○年代,自主工運的啟蒙者南北奔波、串連,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希望將工會的力量延伸深入沒有工會組織的地方,而當初對一個自主的全產總的期待,就是希望透過這樣全國性的聯合組織的後援,提供工會組織的協助,但是,三年來,台灣工會的數目未見增加,反而下降,能夠集結實力,與資方對等談判的工會幹部,沒有變多,反而變少。在三年前全產總的成立大會上,代表顏坤泉發言的王娟萍,就曾經質疑過民進黨政府與財團的關係,當時特別點名長榮與新竹科學園區沒有工會的現象,三年後,顏坤泉再度點名依舊是零工會狀態的長榮集團,只是三年前的質疑,是針對陳水扁和陳菊,而今天質疑的對象,卻是當時的東道主全產總。

■請參見苦勞報導 2000/05/03 五一全產總成立現場側記

  全產總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突破廠場工會的經濟鬥爭侷限,對整體的勞動政策發揮集結的力量,創造工運更進一步的政治成績,但是與會的工運前輩,對於這三年來全產總的表現,非常的不滿意。他們認為在民進黨政府反勞工的勞動政策之前,全產總一再猶豫軟弱,裹足不前,並以勞動三法的修法為例,認為這種態度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在刻意迴護官方的修法方向。

  至於民進黨政府介入全產總選舉的傳言不斷,與會者一致批判民進黨新潮流從勞委會陳菊主委以下,企圖透過官方的資源,影響選舉的結果。在這種情形下,全產總已經變得和過去國民黨操縱下的全總一般無異,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後,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以附從於民進黨的全產總,無法面對眼前經濟轉型下,勞工面對嚴重的問題,全產總的淪喪,具有台灣政治生態下的特殊意義。在全產總改選前夕,吳榮元也以「老幹新枝也必須要看土壤」回應日前同為「工運貢獻獎」受獎人曾茂興為某位全產總理事長候選人推出的文宣。如何改造「老幹新枝」生長的土壤,還有待自主工運進一步的耕耘。

  在全產總成立三年、自主工運遭遇政黨輪替的政治變局下,工運老將們的沈痛呼籲,發人深省。1994年,勞動黨與勞陣在高雄共同發起五一大遊行,顏坤泉與現任全產總理事長黃清賢,分別帶領一支隊伍,於遊行途中,在大統商圈進行大會師,雙手緊握,相互聲援,這個場景,歷歷在目,好像就是昨天發生的一樣,但是,政治的變化,卻使得自主工運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裡,發生如此變化。

  政治的力量,永遠不會放棄其介入工人自主運動的領域的,但除非是我們自己同意他們來操縱我們的組織,否則,他們的野心將永遠無法達成。

2004/10/08 公共論壇
何謂「獨立、自主」的工運力量? ─ 對全產總理事長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批判與反省
韓仕賢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總幹事)

  台灣的勞工運動在解嚴之後曾經風起雲湧,加上公、民營勞工藉由工會改選機會或者籌組成立工會的行動,逐漸形成獨立、自主的工運力量,不僅有別於國民黨長期主政時期,工會變質為黨國控制的政治工具,更是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最堅定的支持力量;所以從反對戒嚴體制、要求國會全面改選、終結國民黨威權統治,這股「獨立、自主」的工運力量無役不與,並且在2000年5月一日集結催生「全國產業總工會」,誓言「凝聚自主進步的工人階級力量,改造不公不義的社會經濟制度」。

  言猶在耳,這個自許為「真正代表台灣產業工人」的總工會,曾經公開批判「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台灣從未有真正代表勞動者的全國總工會,一個獨立自主,不依附於任何既有政治勢力…。」現在竟然當眾自摑一巴掌,原因在於現任全產總理事長盧天麟去年靠著勞委會「夾層」幕後操盤而僥倖當選之後,為圖個人政治前途「吃碗內、看碗外」,現又憑藉民進黨新潮流系推薦,以「全產總理事長」身分、「勞工代表」名義,擠進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此舉不僅違背他公開宣示不會從事政黨活動的承諾,整個過程也根本沒有經過全產總內部正式、民主的討論及議決程序。不少當初曾協同催生籌組全產總的工運先進們,今天親眼目睹「全產總理事長」盧天麟被民進黨兩三下就「收編」、「馴化」的結果,再去對照、重讀全產總當年的成立宣言(加註底線之語),此際應是心如刀割、痛心疾首。

  十幾年來,這股所謂「獨立」、「自主」的工運力量不斷嚴厲批判「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是國民黨扶植掌控的「樣板」工會,現在也終究難逃「政黨附庸」的詛咒。不容否認,民進黨尚未執政之時,與各種社運力量(包括工運)「策略聯盟」,並以打倒拉下國民黨為總目標;現在民進黨執政上台,社運部門如果不能思辨判斷「獨立」、「自主」的真諦,主政者榮寵與恩賜的權柄隨手一揮,暈頭轉向、呼之即去者比比皆是,遺憾的是,這樣的轉變少見社運團體自我批判。

  這是因為台灣對於社運/工運與政治路線的討論一直非常貧乏,所以不少社運(尤其是工運)領導者就算被「千夫所指」只想當政黨「尾巴」,卻仍甘為檯面上政黨效犬馬之勞,這種存在於政黨及社運之間的「侍從」關係,說穿了就是選票算計與個人利益的結合。

  以工運為例,盧天麟當選全產總理事長這一年多來,不斷在「黨意」與「工意」之間搖擺,理不直、氣不壯,並且將全產總矮化為「個人服務處」,在黨政高層之間奔走穿梭「處理」各工會的「陳情案件」。這種憑恃個人與執政者良好關係、檯面下「有話好說」的手法,或許可以滿足某些工會的「需求」並向其會員交代,但卻完全無助於工會組織力量的壯大,到頭來只是為民進黨作嫁(選舉選票考量)、累積個人資源(個人政治前途),如此而已,也更清楚證實一個沒有明確政治路線的總工會,再多的「工運頭人」也不過就是仰人鼻息的「馬前卒」罷了。

  由於盧天麟當初競選全產總的過程勝之不武、落人口實,所以當時還在代表大會信誓旦旦上任之後要積極表現,包括一年之內解決全產總財務問題,以及不會從事政黨活動等承諾。他現在違背當初承諾,毫不猶豫、堂而皇之從工會「頭人」轉檯改當「為黨喉舌」的民代,對他雖可說是「適得其所」,但是全產總因此「信用破產」,卻是非同小可之事。因為橫在眼前的問題是,這股號稱「獨立、自主」的台灣工運力量未來何去何從?這是一個不應再被忽略或迴避的議題,否則工運的力量不斷被這些毫無理念的「頭人」分化內耗,終究難成氣候。

  於1886年創立的「美國勞工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Labor, AFL),因清楚見識到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結盟發展,認為有政治性回應的需要,然而其間的討論存在很多歧見。有人主張成立工黨—一個根據工人需求、由工人組成、捍衛工人的政黨;但有另一派意見認為在美國成立如此的政黨將注定失敗,因為兩個主要的政黨(共和黨及民主黨)勢力過於龐大難以挑戰,主張最佳的政治回應就是為這兩大政黨有利工人的候選人及政策而戰。如同AFL首任理事長撒姆爾‧古柏斯(Samuel Gompers)所言,工人應該「獎勵她(指AFL)的朋友,並懲罰她的敵人」,而不管他們的政治關係如何。結果後者意見顯然占了上風,因為民主黨至今仍是組織化的工人親近結盟的對象;但是有關工人與政治,以及工人與民主黨結盟無法提升工人利益的討論,仍然沒有結束。

  然而,巴西的工人卻選擇走一條真正屬於自主工運的路,1979年初,由現任總統魯拉(Lula)所領導的鋼鐵工會正式倡議成立一個巴西工人的獨立政治基地—工人黨,並獲得鋼鐵、銀行、石油等工會幹部,以及學者、左翼人士支持創立。創黨23年後,2002年,歷經三次總統選戰失利的魯拉終於擊敗保守派的對手,成為巴西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左翼總統。回顧歷史,組織實力雄厚的巴西工運,在受夠那些只會嘴巴講要照顧勞工利益的政黨及政客謊言之後,決定建立一個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政黨,所以草根組織、參與式民主與社會主義,就是巴西工人黨的理念與路線;而巴西工人黨的勝利,正可視為巴西民眾在歷經資本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席捲之後,另尋出路的努力。

  舉出美國與巴西的工會組織發展經驗,就是要與台灣微弱、錯亂的工運發展現況相互對照。或許有人會說立法院多一席「勞工」立委很好啊,為什麼要反對他!道理很簡單,那要看這個立委是用什麼方式當選?因為靠不分區名單進入立法院的全產總理事長,未來當勞工意見與執政黨相左時,怎麼有可能違逆黨意、堅守勞工立場呢?以勞動派遣是否立法為例,全產總已經表明反對勞動派遣立法的立場,但是民進黨政府選擇逐步取消勞動者保護、獨尊市場經濟的「新自由主義」思維,所以考慮採取勞動力彈性化、非典型僱用的勞動體制;另外還有民營化、國民年金、國防軍購預算等政策,屆時已身為立委的全產總理事長在黨紀伺候之下將如何表態,實在不無疑問:難道「全產總」這塊自主工運結晶的招牌還要再被糟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