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才可能「有」 確立就業安全才是共體時艱之道

2001/07/25

「經發會」開鑼了。號稱「救經濟」的這場大拜拜,首先利用整體經濟衰退與失業潮所引發的恐慌,將當前的經濟困境描述為一個「全民」的困境,並以「為全民紓困」為藉口,一舉鬆動十多年來工人運動努力爭取的法制化權利,說到底,其實只是在為台灣的資本找尋出路。

沒有錯,目前台灣的失業問題很嚴重,誰也不會否認,但是當種種勞工議題被窄化為失業議題的時候,一切的工人權益就得在一旁讓路,否則這些雜音就必然成為「救經濟」的絆腳石。失業問題不可解,因為眼前的失業困局,是整體經濟發展製造出來的破洞,撇開全球經濟分工結構的長遠因素不說,當前雷厲風行的自由化政策,就對失業問題的加重有著推波助瀾的效果。失業問題的不可解,正與執政者一昧與資本家苟合的意識型態息息相關。

恰由於只能用資本家的眼光看待經濟問題,以致於勞委會主委陳菊才會無能到提出「先求有、再求好」這種論調,將失業問題歸諸個人就業心態問題的謬論,一旦這種隨便、打混的論述成為主流之後,我們將永遠無法還原造成我們嚴重生活困境的重大因素,並且錯失謀求改善的契機。

「先求有,再求好」的說法包藏禍心

「先求有、再求好」的第一層意義是,暗示台灣工人個個眼高於頂,拒絕接受低薪、重勞動、條件差的工作,所以沒有工作,對不起,是你自己不要;第二層意義,則更進一步要求勞工接受勞動條件壓縮的事實。

所以我們大有為的新政府從這裡出發,具體發揮了行政效率把經濟不振的惡果推在勞工身上,一方面任由勞動條件爛下去,另一方面政府本身就是勞動條件越來越爛的示範單位。難道大家沒有看到新政府強勢地將公營事業私有化、甚至直接關廠,連公家單位也都開始擬定大規模的裁員計劃,公部門以身作則,將固定有保障的工作偷天換日,轉換成外包、用臨時性的工作來取代,打破「好」的工作,讓工人接受「壞」的工作。更絕的是,還搞個「永續台灣就業工程」,用左手實質裁員、右手假意創造工作機會的方式,來建立自己親民如子的父母官形象。唉!這分明就是把勞工當成祭品,希望政府將越來越低的勞動條件獻給資方後,能夠讓資本家多疼自己一點,然後還希望被宰的勞工能夠感謝自己。

私人企業裁員的理由有千千萬萬種:順應產業結構變遷、外移找尋新市場和新勞工,技術更新提以升產業競爭力、轉投資更有利基的產業……以上這些還都是比較沒有創意的老闆,總歸一句話,關廠裁員情非得已,但我們看看聯電的曹老闆,搞高科技的就是不同,「換裝強力引擎」,他關廠裁員了嗎?喔!不不!是「疏散員工」。無論如何,私人企業為謀生路已善盡一切努力,那麼被私人企業吃得死死的官方,除了要求工人「先求有、再求好」,又有什麼立場要求私人企業做些什麼呢?

就業安全是去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底限!

當前的關廠裁員,其實沒有那麼多的不得已,而是資本在轉進和新生的過程中競相造就的爛攤子。辛勤的工人為企業賺飽了褲袋,資本家則拍拍屁股獨善其身。在單純的勞雇關係底下,我出錢你做工,是你情我願,在這個邏輯底下,當經濟不景氣發生的時候,一翻兩瞪眼,還有什麼可說的?這麼看來,政府如果能夠補幫忙幾個破洞,提出「永續台灣就業工程」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恩典了,問題是,洞擴大的速度,遠大於補洞的速度,其中還有許多是政府帶頭捅的,如果照這種趨勢下去,即使是有一天,經濟景氣恢復了,失業率還是回不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這裡的「景氣」與「不景氣」,是在資本的邏輯底下說的,企業賺錢景氣自然好,即便資本流動造就了再多失業,也總是景氣復甦前的「必要之惡」。

在資本任意流動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體制下面,掌握一切生產工具的資本家,依據他們的利益選擇生產地與市場,而勞工則因為只有勞動力這一個可出賣的商品,在以世界為範圍的市場裡面,無論是資本的流動,或者是勞動力的流動,從比價的關係中間,獲益的永遠是資本。就好像現在我們說,台灣的經濟發生了危機了,中國的勞動力價格、租稅、土地的條件比台灣好,資本就往那邊流過去,繼續在那邊獲利,而在台灣則留下一批批餓肚皮的工人,等到哪一天,這些資本占盡了生產的利益,爬起來又是一條好漢,而台灣的工人,卻未必分到一杯羹。

新舊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資本外流的問題,先後提出過諸如「亞太營運中心」、「亞太金融中心」、「知識經濟方案」……等等計劃,企圖整合兩岸的金融與產業,這些方案,到目前為止,一一胎死腹中,在他們還沒有能回答錢出去了,要怎麼回來這個問題之前,卻已經先把勞工的身家性命賠了上去,利用經濟危機,官資聯手編導的骨牌式關廠裁員效應,已經把就業安全體系給扯得粉碎,就算真的有一天,台灣的產業轉型成功,失業率降低,勞工得到的仍舊是極不穩定的「壞」工作。在危機中,或許大家都在「度小月」,甚至薪水變薄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關廠裁員風潮」必須立即停止,就業安全不能再倒退了,這是去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底限!

陳菊說的「先求有,再求好」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好」就不可能「有」,這裡的「好」,指的並不是實質的薪資條件,而是比薪資更重要的「就業安全」,所謂「好」的工作,是有保障的工作,這一點,和陳菊另外強調的一句話,「有準備的勞動力」,也是剛剛好相反的,「有準備的勞動力」是叫勞工去「準備」,充實自己,充實自己幹麻?因為頭路隨時會丟掉,所以要準備,但是,這像是一個身負保護勞工重任的官該說的話嗎?試問勞工又有什麼條件去「準備」呢?

避免資本經營權無限擴張,捍衛就業勞工就業安全

條件「好」的企業本就該提供提供「好」工作保障,怎麼說呢?譬如說以前聯電的工程師,是人人稱羨的「好」工作了吧!但是在聯電曹老闆撥撥算盤,一算之下,該關廠、該裁員了,馬上毫不留情的動刀,昨天還做得好好的,今天就得回家吃自己,搞得整個公司風聲鶴唳的,這樣的工作能說是「好」工作嗎?所以說工作的好壞,不在薪資的高低,而在於工作的穩定,要給勞工「好」的工作機會,政府的任務,不在有了破洞之後,用一堆唬人的工作來塘塞,好比說一堆可以領基本工資、又只能做一年的短期工作,這無疑是在失業問題上炒短線;他們該做的,必須是積極地防止洞的擴大。

有很多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如果強要用錢去買,那麼這種錢只能說是「遮羞費」,生活的安定、生命的維持、基本工作權的保障,就是這樣的東西,一旦逼迫勞工必須壓低自己的勞動條件來「換」工作,工人得到的就只是遮羞費,而不是工資。過去五十年來,台灣淺碟形的經濟發展,產業變動快,資本規模小,關廠裁員經常地發生,但是在失業率維持在低點的時候,新的工作容易找到,問題還不那麼嚴重,到了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工作丟了就是丟了,一家大小都要陷入生活的絕境裡,這個時候,「就業安全」就變成一個比什麼都重要的課題。現在台灣的資方常常說要「共體時艱」,好,沒關係,反正工人和資本綁在一起,要死真的會一起死,共體時艱也成,但是如果「共體時艱」的結果是工人死光光,資本卻活了起來,就決沒有這樣的道理。

要怎麼在洞出現之前,就先把洞補起來?最重要的就是國家必須制止資本無限擴張「經營權」,要改變勞雇之間「一翻兩瞪眼」的邏輯,既然勞資是共同體,企業就不只是少數資本家的;在資產被掏空之前,阻止資本的掏空;在資方關廠裁員的動作出現之前,阻止資方的動作;在資本要外移之前,確保受僱勞工的工作權不受影響;在資本外移之後,監督它在外移地區對待勞工的條件。如果說經濟的困境,真的是一個「全民」的困境,那麼就不應放任資本自己盲目去逃命,很遺憾的,我們卻看到,政府不斷的用減免租稅、放寬資本移動的限制、公營事業私有化、加入WTO……這些動作,讓,然後用「先求有,再求好」、「有準備的勞動力」、「永續台灣就業工程」……這些騙死人不償命的政策,來做勞工進棺材的陪葬。

苦日子還會過多久?誰也不曉得,更重要的是,資家的苦日子過了,工人的苦日子不一定就完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風暴,很有可能成為台灣貧富差距急速加大的分水嶺、讓台灣社會從此成為高失業、高風險的社會,如果現在不做,一切都將會來不及。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