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農與契作

清大社會學所教授

「美濃訪調小組」從全球化的大環境中,探討美濃菸農如何突破困境求生存。四個案例的生存之道都不一樣,菸農伯伯多方投資,包括轉作、買土地,但對有固定買家的煙草葉,還是念念不忘。朱大哥轉作,但也繼續研發煙草各種新品種。劉先生則投資買土地,準備大規模種植煙草。陳大哥轉作木瓜,但如果有契作還是想種菸。

從以上幾個案例得知,菸農其實都還是很想繼續種菸,只是礙於買家不固定,收入不穩,才不敢貿然種菸。「美濃訪調小組」因此提出契作當然出路,以穩定產銷關係。這裡的契作不一定與政府簽約,也可以和民間銷售管道簽約,都是契作。但是,在目前絕大部分都是小農的情況下,因為每一家農戶的產量都很小,供應量也不穩定,很難建立契作關係。

劉先生之所以投資買土地,準備大規模種植煙草,其實也是為了方便契作的一種方法。大規模農場才也望與經銷商簽訂合約。只是,大規模農場往往必須企業化經營,機器耕作、噴藥、施肥、除草劑等,都不是綠色永續的耕作方式。這種型式的契作,是一種「農企業」,對土地、消費者都不友善。

因此,目前能推動契作,穩定產銷關係的形式,就是生產組織化,讓小農組成各種類型的生產團體,再以團體的名義和銷售商建立契作關係。這樣,不只可以穩定產銷關係、減低中間剝削,還可以讓生產者突破「囚徒困境」(請參閱歷坵模式),建立公民社會和綠色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