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金監理委員會的安全性、獲利性、獨立性成為立院矚目的標準。今天立院召開公聽會,就勞退金監理委員會的定位問題進行討論。勞委會主委李應元表示:「勞退金監理會不能再等、非常急,年底基金將累積到500億,但現在錢卻不能運用。」
勞委會副主委賴勁麟則激動地表示:「採取行政法人形式的勞退金監理會,百分之百會比現在的四大基金完善。」但由於昨天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鼓勵」勞退新制基金投入股市績優股,引發「政治護盤」的質疑。在野黨立委,包括侯彩鳳、賴仕葆、林惠官,仍堅持應採取立法院較能監督的行政機關。立委劉憶如則重砲轟擊,當年財政部長顏慶章要股民7000點進場,結果都被套牢,今天李應元站在什麼立場為大家打包票?
不過今天出席的勞工團體代表,在意的仍是這筆短短數年將累積到上兆的基金,未來是誰管?怎麼管?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賴香伶表示:「這筆錢是工人的錢,委員組成應該全部都是工人。」勞動人權協會唐曙則認為,現在官方口口聲聲說要交給專家,也有學者說要立法明訂「禁止政治護盤」,但政治護盤怎麼定義?什麼又叫做違法投資?基金虧損「專家」大可以說是長期投資、專業判斷。
「委員會的組成應該排除雇主團體。」台灣退休金協會常務理事符寶玲呼應賴香伶的說法:「雇主的責任,在提撥6%退休金後,已經完全表達了,勞退基金和雇主毫無關係。」
加得公司精算師林奇璋認為,基金管理的安全性、獨立性、投資報酬率等等都是目標,但始終都沒有仔細談論達到目標的方法和手段。林奇璋說:「台灣信託法才剛剛通過,還沒有非常多的實務經驗。以致於目前勞退金監理委員會條例的三個版本,監理會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都訂得不夠具體,以後根本沒有得以確定的『違法』事項。」
符寶玲說,基金操作除了安全性之外,但也要注意獲利性。不過監理會理監事成員不能是公務員,他們的退休金也應該是「個人帳戶制」,要共同承擔後果,否則玩人家的錢很好玩。
台北大學財政所教授黃世鑫表示,去年立院通過個人帳戶制的勞退新制,就注定有今天龐大基金不知如何管理的困境。黃世鑫認為,退輔基金就是行政機關,立院又能監督多少?行政機關或行政法人的討論,其實沒有意義。
面對勞退金監理的爭議,劉憶如及符寶玲都表示,監理委員會不應該球員兼裁判,只作為一個裁判機構,選擇10至20檔基金,讓勞工自行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自己有權決定投資方向,不用擔心政府拿去護盤。
李應元表示,為了尊重立院,他將帶頭建立好的行政慣例,在聘請監理會董事時,將充分向立院諮商,讓立院也有參與性。賴仕葆表示,勞委會堅持「行政法人」要能提出說服得了人的說詞,否則他仍將堅持「行政機關」作為監理會的組織型態。
星期四審查會 勞委會:可望進入朝野協商
立法院將勞退金監理會條例排入星期四的法制、財政及衛環委員會聯席審查,勞委會主委辦公室表示,當天可望進行實質審查,有疑義的部分直接進入朝野協商協調。
雖然立委侯彩鳳在今天表示,希望星期四的審查會,只做答詢,不要逐條審議。不過據了解,法制委員會召委劉盛良非常強硬,希望各黨委員只提出異議,保留條文進入朝野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