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董事長李志村痛批:台灣政策處理石化產業擴充沒有邏輯

2011/04/07

鉅亨網記者 陳俐妏 台北  2011-04-07 08:20:52

國光石化近期爭議不斷,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國光石化縮小規模在台灣做是最好結果,石化業異地投資、海內外並行投資是必要趨勢。台塑(1301- TW)董事長李志村直言,對目前政府處置國內石化產業政策感到相當不滿,台灣政策沒有兼顧石化產業生存,甚至援引歐美例子,直批台灣在處理石化產業擴充問題上沒有邏輯。

台灣塑化龍頭台塑集團由於正在申請六輕五期,集團對石化產業政策的看法讓外界備受關注。台塑董事長李志村說,「石化業是高污染產業,我想就只有台灣才有這種稱號了。」石化業是從先進國家開始經營歷史已超過70年,直到現在該地區國家的石化廠還是在營運,如果依照環保團體的論點,石化為高汙染風險的產業,那為何先進國家還是一直在做呢?他舉例,包含美國台塑廠現在也擴充產能,但沒遇到台灣的這種政策,所以這個邏輯的觀點到底能不能通,值得產官學去好好思考。

李志村進一步指出,台灣石化業60%以外銷為主,主要是國內市場太小,如果政策不允許國內投資設廠,那就需要全面開放所有項目到海外投資,以國外大廠來看,石化大廠飛利浦和殼牌其母公司都在荷蘭,當地產能占公司總產能不到5%,95%研發生產皆在國外,但荷蘭民眾卻可藉由購買該公司的股票來獲利,而國內企業鴻海獲利的道理也是一般。因此開放石化業到國外投資,卻禁止輕油裂解廠登陸,缺乏道理可言。

台化(1326-TW)總經理洪福源也無奈的表示,新加坡人民年所得超過4萬美金,仍持續在發展石化業,明年乙烯總產能就會超過台灣,台灣石化業總是被汙名化,所以只要冠上石化的稱號就沒有出路,但其實六輕五期是將石化產品高質化,如果六輕五期不蓋,台灣石化產業就無法邁向高質化來進行。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