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國光石化為何不能到大陸投資?

2011/04/12

* 2011-04-12 * 旺報 * 【本報訊】

 民進黨2012總統競選人蔡英文、蘇貞昌近來拋出反對國光石化議題,蔡英文主張國光石化可以外移到中東;蘇貞昌強調國光石化不應該設在彰化大城,因為會破壞寶貴溼地。經濟部長施顏祥則表示,國光石化若未通過環評,將朝異地投資方向評估,並指出中東與大陸不是優先選項。

 石化公會理事長陳武雄對此表示,國光石化如果台灣不能做,政府就要讓出一條路給石化業走;只要開放輕油裂解赴大陸投資,石化公會將帶領業者赴大陸福建省海西區設立煉油、輕裂整合的石化區。

 國光石化案爭議已久,在民進黨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時,就已列為重大投資案件,因為環評因素,設置地點從雲林遷移到彰化,並在2008年二次政黨輪替後由馬政府接手。一件重大投資案遷延多年,對承擔時間及龐大資金壓力的業者而言,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

 台灣能源97%依賴進口,水資源又不足,西部沿海更有地層下陷問題,面對國際環保及節能減碳的大趨勢,在台灣持續擴張耗能源、又耗水的石化產業,確實要特別謹慎。但是,石化業是民生工業,上中下游產業鏈可以創造龐大投資、就業與所得,是以,不論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時期,對發展石化業總是非常難捨,尤其在經濟成長不足,亟需大投資案的時候,石化業都是被優先提出來的重大投資方向。

 國光石化第一期投資就高達新台幣6000億元,可以創造23萬個就業機會,如果捨棄不建,一時間要找其他替代產業,恐非容易,這也讓馬政府對國光石化案一直陷於「經濟成長」與「環保」孰輕孰重的兩難矛盾。

 蔡英文提出「非核家園」主張,而石化業是高耗電產業,如果不反對國光石化,廢除核電就難以自圓其說。但執政黨並未認同「非核家園」,在國光石化案的處理上,就應該以國內環評為決策的依據。尤其,行政院長吳敦義前天還表示,中油五輕廠在民國104年遷廠絕不跳票。如果國光石化出現變數,五輕遷廠後,國內乙烯缺口將達50萬噸,中下游廠商勢須外移,十幾萬的就業人口將何去何從?所以,石化業發展問題必須整體考量,不能夠在個案切割處理。

 施顏祥部長表示,國光石化環評未過,將評估到海外投資,但又將大陸及中東排除在優先選項之外,這也令人難以理解。石化業投資如果考量全球布局,東南亞及中東都是可以考慮的地點。東南亞各國中,印尼產油,應是不錯的合作對象,但考量政治穩定、地震及水電供應等配套,投資風險偏高。

 越南、新加坡各有缺點及限制,石化業者最青睞的地點是馬來西亞,中油五輕遷廠的選項之一就是馬來西亞,但這不是國光石化的優先選項。

 至於中東產油國是世界最具潛力的石化業競爭者,尤其油價上漲,產油國油元收入豐厚,投資石化業意願很高。如果政局穩定,台灣與中東國家有合作機會,理當積極爭取,中油有意與卡達合作投資,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然而,全球布局與國內石化業的生存並非等號,國內石化業除供應國內需求外,最大的市場就是大陸台商;再考慮到原料運輸等條件,如果能在對岸福建沿海地區設廠,還可以將部分原料運回台灣,供應國內中下游業者需求。所以,石化業者一直將大陸視為海外投資的優先選項,國內專家也主張,輕油裂解廠投資應該在台灣或大陸擇一而行。

 經濟部官員指石化業設廠大陸有政治風險,是不知所云。現在連面板、12吋晶圓廠等高科技產業都已開放到大陸投資,開放輕油裂解廠這等傳統產業,有何政治風險?

 說穿了,不准石化業到大陸設廠,都是選舉因素考量,怕被競爭對手作文章。但是,石化業攸關幾千億元投資、數十萬就業人口及經濟成長,影響這麼重大的產業決策,不應該、也不能夠被一時的選舉所扭曲。

 如果國光石化環評未過,就應優先開放赴大陸投資,以延續國內石化業及相關業者的生存命脈,這是政府無可推卸的責任,朝野政黨也應該有此共識。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