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為全球最重要,但也受到最嚴重威脅的生態環境資源,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將會造成濕地生態系之重大改變。2006年起營建署推動「國家重要濕地」之劃定,並向國際社會宣示我國溼地的保育作為。「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於2009年成立,由專家學者及熱心於濕地保育的人士所組成,以促進濕地三育(保育、復育與教育)之推動。
2010年,台灣濕地學會舉辦第一屆濕地生態系研討會,以「全球氣候變遷下台灣濕地的未來」做為主軸,除了推廣濕地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標準作業程序外,希望藉由統一監測方法,了解濕地現況,評估經營管理與棲地復育成效,以追蹤掌握國內濕地生態系之變化趨勢。
今年正逢建國百年與拉姆薩公約40週年,全球擴大推動濕地相關活動。今年會議將以「台灣濕地的科學社會經濟推動展望」為課題,透過研討會、學術海報競賽之方式,邀請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以全球氣候變遷下台灣濕地的未來等相關之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並揭示前瞻研究方向。期望能藉此機會提升濕地生態系統運作機制之相關研究,提供產官學界濕地相關議題之交流與討論平台,並診斷各縣市政府與NGO團體所面臨的濕地相關問題,提供具體經營管理建議。
會議時間與地點 民國100年5月12 日(四)、13日(五) 中央研究院 學術活動中心2F 台北市南港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 贊助單位 (申請中) 中央研究院、環保署、營建署、水利署、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台江 國家公園 承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討會網頁 交通、住宿、報名資訊請見http://www.wet.org.tw/2011conference/index.html
主題演講 (Keynote speech) (一) 李丁讚-濕地與社會發展 (二) 未定 -生態旅遊 (三) 李鴻源-公共工程如何成就安居樂業的國土 (公共工程如何利益眾生) (四) 劉益昌-未定 (五) 呂登元-台江國家公園濕地經營管理:黑面琵鷺棲地需求為例
系列演講、論文宣讀、海報展示 (增加中)
A. 國家及地方區域濕地永續發展 (淡水河流域國家重要濕地) 專題演講 A-1 張聖琳 (淡水河系溪州水岸文化的啟示) 專題論文宣讀 A-2 施上粟 (挖子尾地形變遷) 專題論文宣讀 A-3 張延光 (新北市大河願景) 專題論文宣讀 A-4台北市工務局,未定 (台北市大河願景)
B. 濕地保育、復育及教育 專題演講 B-1 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濕地之發展) 專題演講 B-2 范義彬 (華江濕地社區營造暨濕地教育)
C. 濕地社會經濟評估與展望 (高美溼地之社會經濟活動) 專題演講 C-1 陳吉仲 (經濟學在生態價值的估計) 專題論文宣讀 C-2 陳韻如 (國家重要濕地之經濟價值評估) 專題論文宣讀 C-3 謝蕙蓮 (濕地保育之社會經濟意義) 專題論文宣讀 C-4 郭奇正 (國家重要濕地之社會價值評估) 專題論文宣讀 C-5 徐崇斌 (食物網在濕地服務的角色-高美)
D. 人工濕地技術及發展 專題演講 D-1林幸助-大漢溪人工溼地生物多樣性與溫室氣體排放 專題論文宣讀 D-2 張文賢 (造水、造生物、造人) 專題論文宣讀 D-3 李慧琳 (人工濕地對台灣整體經濟之衝擊影響) 專題論文宣讀 D-4 任秀慧 (人工濕地生物群落受下行與上行調控之影響) 專題演講 D-5 方偉達 (人工濕地栽種植物之再利用) 專題演講 D-6 施君翰 (海岸人工濕地之指標生物之建構)
研討會議程,敬請參考附件,完整的報名及會議資訊,敬請參考下列網址 http://www.wet.org.tw/2011conferenc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