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樓乃潔
Watch live video from coolloud2010 on Justin.tv 請支持苦勞網:信用卡、郵局定額捐款授權書、信用卡單筆捐款授權書
「奢侈稅」是真打房,還是假牽制?
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與勞務稅條例〉4月15日三讀通過,其中針對限制非自用住宅兩年內移轉,是否抑制投機炒作,苦勞talkshow同日邀請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彭揚凱兩人,針對此次立法背後的台灣住屋政策及稅制現況提出看法。
主持人孫窮理指出,「奢侈稅」原先概念為「罪惡稅」(sin taxes),其實在於國家在戰時等特別情形,對奢華等浪費行為課稅;但在台灣〈特種貨物與勞務稅條例〉卻不是抑止浪費,而是做為打擊炒作之用。
短期造成市場觀望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發言人彭揚凱認為,立法後短期必會影響房市,但關鍵不在於向投機客課稅,而是讓消費者預期房價將往下修正,在市場觀望的氣氛而造成交易量縮減、無人接手房屋,才是不動產業者及炒房者最害怕的事。
彭提凱說,台灣高房價問題包括稅制、土地政策、都市更新、國有土地出售等各種現象,目前台灣只用技術性的「奢侈稅」,但沒有根本面對,因此房價下降只會有週期性的效果,像香港、加拿大經驗都是如此。
奢侈稅成敗指標
「若真能收到稅,就代表我們打擊投機無效。」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說,因為官方拿過去三年的「兩年內交易房屋交易數量」狀況做為稅收評估,約有128億元,但真的收到稅,就代表投機者有恃無恐。
至於房價能否下跌,王榮璋認為關鍵在於買方能否不為所動。如果民眾觀望時間越長,對於炒作持有房屋者壓力越大、持有成本更高,日後才有更大的降價空間。只怕利空出盡。立法委員加速通過法案,真是苦民所苦?還是利空出盡,讓民眾觀望心理鬆懈。
王榮璋說,在絕大部份法案當中,多會陳述立法目的與效果,但「奢侈稅」條文卻不敢講立法目的,在條文完全沒有提及抑制投機、房市冷卻、促進社會福利或縮短貧富差距等字眼。雖然稅收做為社會福利之用,卻未提使用項目,因為目的不在課稅,而在希望抑制房價投機炒作,所以根本無法預期收不到多少錢。
眾多項目未在規範之列
彭揚凱說,針對不動產投機炒作標的,政府此次已規範成屋,但還有預售房市場卻完全不去處理。預售屋在典交完成為止約二、三年之間,投機客進場可轉好幾手,但建商也歡迎投機客炒作,因為可以不斷墊高建案價格。
彭揚凱指出,投機客不炒成屋,依舊可以炒作預售屋、農地豪宅,或找名下沒有房子的人頭購買,更有人在研究把兩方的交易過程轉以第三方信託處理,在買賣兩年後,再正式辦理房屋所有權移轉即可規避奢侈稅。
「政府這樣做的確墊高炒房者的成本。」彭揚凱認為奢侈稅通過後,讓炒房程序從簡單變成複雜,也增加投機者成本,但還是可負荷。對於口袋深的投機客還可以等兩年。
台灣租稅制度助長房市暴利
孫窮理提及,房價有許多層面,例如國有財產局公有土地釋出,在都會區反而創造炒作區位的房價題材,或是都市更新輸出容積率,都是政府用政策自己炒房。若略去這些結構性因素,如果目前買房者可以向銀行貸款八成的情形,除了奢侈稅有短期做空的效果,在金融或稅務上還有什麼方式抑制房價?
彭揚凱回應,不動產價格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稅制,台灣是全世界唯一不按照實價課稅的國家。監察院在今年2月份就針對租稅制度問題提出調查報告,其中舉出台北市精華區國有土地標售案例,公告價格只佔拍賣價格不到三成。
彭揚凱以去年「帝寶」拍賣為例,屋主「賺」了1.8億,如果視為「薪資」,就財產交易所得稅的概念視之,假使是按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1.8億在一般所得佔最高級距,必須課徵40%;但「土地交易」在台灣按土地增值稅課徵,而「房屋交易」所得雖然是財產交易所得,但依房屋現值評定之標準,兩者只會課稅1.3%。
不動產交易應實價課稅
對於台灣稅制,彭揚凱認為土地與房屋的稅制漏洞,導致房市變成非常好的投資標的,可以很快累積資本又課不到稅。現今台灣稅收以薪資所得為大宗,但其他鉅額資本利得卻課不到稅。由於土地增值稅必須「增值」才有稅可課,因此彭揚凱也建議將土地「公告現值」制度應改為回歸到「實價」。
彭揚凱認為,剛通過的奢侈稅,或是防止建商養地而研議的空地稅,都是墊高投機成本,帶有懲罰式味道。回歸合理制度探討,在政府抽稅與賺錢繳稅之間,在台灣做其他事都要繳稅,唯獨炒房稅率卻極低。
王榮璋說,目前在房地產投機者是相關法令規定造成,雖然制度創始者孫中山,以當時的資本累積、土地交易等提出稅制,但與現在情形已相差甚遠,重點在於並沒有與時俱進。稅制問題沒有處理,並不是現在的公務員特別笨,亦非不知道或沒有辦法解決,只是不願面對解決,背後其實是政治問題。
針對資本利得,在台灣土地、證券、期貨等方面,都無法完全按照所得狀況課稅之情形,王榮璋認為投機獲利也必須繳合理的稅,但因為「公告地價」制度,以致無法真實還原獲利,就算奢侈稅也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還是要按照實際交易價格課徵。
奢侈稅通過 政府不再能夠迴避「房屋實價」
彭揚凱指出,在討論實價課稅之前,民間團體曾與消基會合作談「不動產交易資訊的公開化」,因為資訊的不透明,造成建商、仲介都不斷炒作議題,但國外不動產交易,民眾都可以查詢到先前的交易價格,這樣就容易讓房價回到合理。但推動時卻遇到不動產相關的建商、仲介都反對不動產交易資訊的公開化,而當時政府也以民情不同、條件不同、成本很高、缺乏法令等理由,表示難以取得實價。
現在奢侈稅要按實價課稅,彭揚凱指出,這就代表政府要取得實價資訊「並非不能也,而是不為也」;比起打壓房價的效果,奢侈稅要運作政府首先要取得實價,是這次立法唯一值得肯定的事。
王榮璋則認為,奢侈稅至少是聊勝於無,除了未來政府可能掌握房屋實際價格,將是最大貢獻及突破,也至少把口袋不夠深投機客趕走,比政府什麼都不做來得好。但是合理反映供需、改變住屋政策,增加稅收挹注、縮短貧富差距等方面,奢侈稅通通都做不到,也與居住正義完全無關。
在這次的奢侈稅立法過程中,關注高房價的相關民間團體並無特別反對立法呼聲,王榮璋對此表示,奢侈稅對政府是塊遮羞布,希望將民眾失望降低,社團有兩難局面在於,雖然會試圖告訴民眾法案背後的真相,但如果持續反對立法,日後政府又會把沒有作為責任推給反對團體。王榮璋認為,比起所得稅等方面的改制,奢侈稅是否有所成效,日後很快就能檢驗。
房價泡沫危機正在台灣形成
孫窮理提出,政府提出「黃金十年」,但看不到產業回流,而是房地產炒作危機。相對於外國也有房地產投機情形,台灣是否比他國嚴重而面臨泡沫。
彭揚凱認為,全世界都會把房地產視為投資標的,例如前陣子愛爾蘭就有一波房地產炒作,但台灣因為稅制缺陷而面臨更惡化的局面,讓資金配置往房地產跑,高額利潤又未見合理稅收,導致所得分配急劇惡化,國際炒作客也會看到台灣稅制的缺陷。
王榮璋認為,投資成本可從銀行提錢,賺錢卻課稅極少,不炒台灣炒誰?在其他國家炒房所得,還可透過稅制再進行重分配,由政府應用在教育、社會福利、勞工就業,而在台灣的炒房所得幾乎可以全部捲走,是「投機的天堂」。
無論日本198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還是近期的美國次貨風暴,彭提凱回顧這些經驗,都證實不動產泡沫化對經濟傷害無庸置疑。他舉出幾項指標,包括「房屋貸款總量與GDP比重」,台灣有將近五成,但國際安全指標大約在三成。另外,「不動產的投資報酬率」多以租金觀察,而台灣在這方面卻是亞洲最低,代表房子極貴卻租金便宜的不合理狀況。
彭揚凱指出,過去日本在房價泡沫破裂之前,全國土地總現值,是GDP的12倍以上,而台灣現在已經超過日本當時的比值,還有房屋價格與家庭收入的關係,都可顯示房地產價值被過度高估。依世界標準來看,現在台灣每項都是高危險群。
彭揚凱補充,奢侈稅雖掩蓋實際狀況,但政府在20年來都說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現在是第一次正式對高房價問題表態,但還不敢拿出真正有效的藥方醫治。他自己仍抱持樂觀,希望未來更多民眾主動要求政府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