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保守主義橫流?

2006/10/13

  如果加入紅衫軍的藍綠大亂鬥還有一點意義,那就是讓台灣的每一個人,再度誠實面對自己的政治傾向,檢驗自己的價值體系。每一場社會運動幾乎都會設定對立面,兩造雙方為了自我防衛,相互祭出的煽動及保守言行,則反映了社會抗體在什麼地方發揮作用。我們必須強調,就群眾運動而言,表面上衝突激越的紅軍以及後來被動員出來的綠軍,彼此因為己方陣營雙重標準的評判,卻讓整個社會輿論選擇保守,甚至合理化藍綠當政者的箝制政策,如果再沒釐清及反省,只會因為附和及沈默的發酵讓認同政治沈澱,使台灣社會進一步保守化。

  所有的社會運動難免激越,在對議題抽象化的時候,更不免片面強調。如果對立面是強勢的資方或國家機器時,展性意志及癱瘓對方本來就是籌碼,否則何來威脅性?這個原則與言論自由的界線之間,更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拿捏。但自施明德於8月9日發表反扁公開信,號召一人捐一百引爆全台匯款瘋以來,直至9月9日靜坐行動正式開始、915圍城、遍地開花、1010天下圍攻,造成在這段期間,各方卻幾乎是不擇手段,動用一切可能的符號動員己方、攻擊它人。

  綠軍從求饒信開始,再到最惡質的「三合一敵人」回擊,只要找到得以著力的符號,將藍軍、中共、法西斯的帽子往紅色群眾身上戴,並操弄種種秩序、動亂、社會成本等批評,藉以堅壁清野,擴大鴻溝。而紅軍則在壓力下,更進一步選擇強調自身中產、溫吞、和平的抗爭模式,並開始對綠軍以鄉下人、暴民、被洗腦等方式抹黑,除了讓鴻溝加大之外,更造成運動方向的保守化。

  這讓兩造對於國家機器的力量過度依賴。反扁運動明明反政府,卻時時強調「合法」申請,要求政府保護合法、打擊非法。綠軍為了保皇,則拋掉民進黨在野時期對《集遊法》的批判,不僅派警力驅散鎮壓,而綠色地方政府更以行政權否決集會遊行申請,對人民言論自由的戕害莫此為甚。但偏偏紅綠兩造卻對於有利於己方的政策,大聲擁護。

  此外,紅綠的切割既已造成,更讓中間路線難以有施展的空間。這時,更多人以沈默及選擇性附和來正當化自身因政治傾向而產生的「選邊」,並非以轉化運動為目標,反而跟著兩造的煽動符號載浮載沈,挑選較為「政治正確」的符號無限上綱,以理論及歷史包裝,藉以否定對方的運動。

  這種方式或多或少出現在過往的許多抗爭場合,例如2003年的台鐵工會罷工投票,扁政府、民進黨立委及偏綠社團,就以一切可能的打擊方式,甚至利用黨國教育造成的保守社會基礎,對台鐵罷工進行抹黑,如戕害社會秩序、公營企業工人貪得無厭、罷工是前現代抗爭模式、沒參加過民主運動沒資格罷工等等言行,而後因為認同政治的發酵,居然讓許多人附和民進黨政客的保守化攻訐。

  紅衫軍出現後的紅綠爭端,讓這個政治過程更為深化。10月10日天下圍攻,不過是未經申請集會遊行,並將隊伍帶到台北東區,而施陣營要求群眾保持愛與和平,並呼籲至附近商家消費,完全在維護體制及秩序,但卻能被綠營批評「失控」最甚,而民進黨內部更無任何反駁之語。如此低標的抗爭形式都遭到排山倒海的攻擊,未來只要政客照錶操課,將可以用於一切有威脅性的社會運動,只要能挑動保守意識,並指向藍綠矛盾,所有的社會運動都難逃被取消的命運。

  在這個過程中,有效的阻擋力量已經不是早被區分藍綠的媒體及社會輿論,而是自認還屬於偏於中間的群眾,用一切可能的言論及行動進行反駁及批判。但如果看到中間被清得毫無草木,擔心一出聲就被簡單標定圍剿,而選擇退回其中一方取暖,並撿起自己能運用的符號當「投名狀」,以符合派性需求,倒不如一開始就自承無條件反扁或挺扁還來得誠懇。

  要讓台灣的社會能經過由上而下的民主過程往前走,就必須承認台灣的確有先天的差異問題,更何況後天還有政客在旁搧風點火。如果將差異造成的集結視為無可原諒的敵人,而對其一切的壓制予以同意、沈默或附和,那就別再自我號稱「民主」、「自由」,不過是保守威權遺緒下的雙重標準。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