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現形記】系列二
侵略者指鹿為馬 醜態百出我們該這麼隨之起舞下去?

「支持美國攻擊恐怖組織的軍事行動」,「不容一小撮人破壞台美良好關係」,「阿富汗一個人民都吃不飽,政權封建殘忍無法接受外來文化交揉的國度」,「阿富汗盲目地以宗教信仰,鼓動人民以步槍對抗先進國家的飛彈」,「美國要聯合世界各國發動圍捕暴徒,為維護『永續自由』作戰,乃天經地義的事」,「美國發動戰爭才能使世界獲取真正的和平」,「美國將為阿富汗帶來自由民主富裕」。 上面是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之時,台灣的政客和媒體支持美國的各種言論,在1年半過後,我們檢驗當時美國和親美人士合理化侵略阿富汗的種種說詞,當初信誓旦旦許諾戰後將因為美國領導的重建,阿富汗將成為洋溢著奶與蜜的天堂,到底現在的阿富汗是離烏托邦更近了還是更遠了些? 被西方社會撕裂的國家 由於阿富汗的民族複雜,並且累積了多年的恩怨情仇,美國的軍事介入,其實是在已然複雜的政治情勢下,加入了支持/反對美國與否,要/不要美國經軍資源的新變數,而在各據雄兵誰也不服誰的情況下,現在的阿富汗實際上是軍閥割據的局面,阿國軍隊總共十萬人,忠於總統的政府軍僅有三千人,以首都喀布爾附近為例,就只有其周圍五十公里內是安全的,但只要出了這個範圍,誰都無法保證會出什麼事。而美國更以一方面支持阿富汗政府,另一方面以經濟援助、軍事支援的方式來收編利誘各地軍閥的兩手策略,利用阿富汗中央地方的矛盾製造恐怖平衡,藉以裹脅阿富汗各地勢力以獲取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基本上,現在的阿富汗既不團結也不和平,更不自由民主,而是個被西方社會撕裂的國家。 政治極度的不穩定帶來了兩種效應,第一,國家經濟仍然處於悲慘的境地,但問題是失業問題、教育問題、飲水問題、醫療問題、糧食問題、貧窮問題……至今還是緊緊地威脅阿富汗人民,看不出來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一窮二白的境地。 第二,造成當初歐美各國承諾的重建基金不敢投入,國際社會於允諾於2002年給阿富汗救急的援助,事實只有14億美元到位。而其中的9.5億元是給聯合國救援機構和一些非政府組織,只有9,000萬左右資金到了阿富汗政府手中,而這其中的一半多又將用於阿富汗目前正在進行的新貨幣的發行。2002年的東京會議固然承諾3年內要援助阿富汗45億元,但誰知道會不會又是空頭支票,現在國際連救急基金都拿不出來,更何況未來10年重建所需的100億元至200億元美金。 事實上,重建基金口惠而不實的原因還不止於此,現在的歐美國家面臨經濟不景氣,再加上應該負絕大部分重建責任的美國又投入伊拉克戰爭,當然對基金一拖二欠,聯合國的世界難民委員會(UNHCR)已一再催促各國協助。另外,現在的阿富汗政府已經開始犯了幾乎所有美國支持的第三世界國家政府的毛病─貪污腐敗,重建基金落入政府官員私人口袋不計其數,而現在的阿富汗政府無視於重建資源短缺,更計畫以窮兵黷武的方式,快速成立制約各方軍閥的7萬人政府軍。 再加上許多假人道之名進入阿富汗作救援工作的團體過多,牛鬼蛇神、良莠不齊,不僅和阿富汗政府搶經費,甚至彼此都常發生資源分配的內鬥,倫敦週日電訊報記者Christina Lamb就發現,好不容易等到的救急重建基金,「居然要先拿去蓋鋪有厚地毯的非政府組織大樓、提供一些所謂的美國救援團體到阿富汗各地遊覽觀光」。這一切的一切看在阿富汗人民眼裡,對所謂的重建越來越悲觀,他們想看到的是最基本的道路得到重建、找到工作、優良的醫院設施,而不單單是一輛輛援助機構的白色吉普車。 本次反戰運動在台灣的集結,已經獲得大規模的迴響,「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行動」將再接再勵,於四月十二日(六),配合由英國首先發動,逐漸擴展到全球的「收回基地」訴求,再度發動大遊行,遊行將於當天下午一點三十分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前集合。 此外,藝文、宗教界人士也共同組成「反戰文化聯盟」,配合十二日的大遊行,在晚間六點三十分,在台大校門口舉辦一場「為伊拉克兒童祈禱-台灣反戰之夜晚會」,這場晚會由藝術學院戲劇教授汪其湄擔任總策劃,音樂家李莉莉及詩人詹澈共同主持,包括宗教界領袖、音樂界陳昇、林強、藤田梓、胡德夫、交工樂團、沈懷一、飛魚雲豹樂團,以及藝文界侯孝賢、朱天心、朱天文、唐諾、楊渡、羅智成……等都將以各種形式表達反戰的心聲,盛況空前還在觀望、猶豫,沒有表達自己心聲的朋友們,請不要再猶豫了。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動吧。 後續消息請留意我們的報導。 「永續自由」卻製造更大的悲劇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更在去年發表了兩篇報告分別是「我們所有的希望都被摧毀了:阿富汗西部的暴力和鎮壓」及「我們想過人的生活:阿富汗西部對婦女及女童的鎮壓」,控訴美國大力支持惡名昭彰的阿富汗西部希拉省(Herat)軍閥伊斯瑪伊爾‧汗,在當地運用軍隊任意捕人、威脅恐嚇、酷刑拷打,嚴重侵犯結社和人身自由,更在2003年1月宣布擴大限制婦女的教育權。而美國對阿富汗各地軍閥的支持,造成2002年阿富汗的兒童和婦女權利,反而遭受與日遽增的侵犯、騷擾和限制。人權觀察組織特別提到,「以美國為首的軍事聯盟對塔利班宣戰的正當理由之一是保證解放阿富汗婦女和女童。但事實上,卻因支持鎮壓性的軍閥,國際社會不但自毀其誓約,並且背棄了婦女權利。」 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2003 年1月提出了一份報告,國際社會必須立即採取措施,提供當初進攻阿富汗時所允諾的種種資源,更指出「現在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協助,將無法達成將阿富汗轉變成一個繁榮、民主與自給自足的國家。」但可惜的是現在的阿富汗人民似乎已經成為歐美各國眼中的棄婦,而對美國來說,只要親美勢力存在以維持其利益就好。阿富汗看來就要重蹈1989年蘇聯紅軍撤出後國際社會將阿富汗迅速遺忘的覆轍,他們生怕「我們替你們抵抗蘇聯,你們卻拋下我們自生自滅」再度發生在阿富汗人民身上。 就不到2年前,美國政府、聯軍、台灣親美人士為合理化入侵阿富汗的說詞猶言在耳,對比當前阿富汗的慘狀,美國在攻克喀布爾、扶持親美政權1年多後的今天,美國及聯軍沒有遵守重建承諾,在阿富汗仍舊貧困、傀儡政權搖搖欲墜之時悍然攻打伊拉克,我們居然可以看到同樣一批人拿出同樣的論述,將主詞由阿富汗換成伊拉克來為美國發動戰爭合理化,真是令人不禁毛骨悚然,這批人不是眼睛瞎了就是良心黑了。 權力者的丑劇 這種將一個看來已經不能再慘的國家,美國就是有辦法把它變得更慘的情景絕對不是特例,美國這種只求扶持親美政權而不顧人民生存的狀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雖然自己內部都承認美國是在昧著良心支持「人渣政府」,但在美國國家利益下只好將人渣稱為「英雄」、「鬥士」、「中東的磐石」、「自由民主的典範」,蔣介石政權如此,當年的哈珊、賓拉登、塔利班更是如此,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去年拜訪前面提到的極權軍閥伊斯瑪伊爾‧汗後還稱他為「有吸引力的人」。是的,我們反對塔利班、哈珊等等極權政權對人民的殘暴統治,但採取美國這種假仁假義的軍事攻擊,只會使得當地人民淪為更為可怕的境地。我們難道不能懷疑現在說得信誓旦旦的戰後將帶給伊拉克人民自由民主富裕的重建又將是空話一句。 「指鹿為馬」是兩千年前的一齣權力者的丑劇,而今天同樣的一齣劇本,竟拿到國際政治舞台上集體演出。而幫劊子手擦脂抹粉的「人道援助」這種爛橋段,也依舊臉不紅氣不喘地端了出來,事實上,以戰勝者姿態進入伊拉克,進行包括政治上、經濟上的這些重建的工作,根本就是戰爭的一部份,支援所謂「人道援助」也就是直接支援這場慘人道的戰爭。阿富汗的現狀,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有人用「國家利益」,作為台灣支持英美行動的理由,但是這樣的「國家利益」真的存在嗎?而所謂「國家利益」,能夠等同於我們所有的的利益嗎?在美伊戰爭中,我們只看到侵略國與被侵略國兩邊統治集團的鬥爭,而以無數無辜的軍民為犧牲的籌碼,「國家利益」到底是誰的利益?我們將在後續的文章中討論。
【戰爭現形記】 【相關文章】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