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災民的專家創意

1999/10/11

921大地震造成了台灣極大的人命財產損失,接近震央及斷層帶上的城鎮災情更是慘重,人命死傷固然不在話下,整個城鎮的經濟、文化、建築都得要重新來過,對災民來說,這是極其艱難的生存挑戰,但對於局外想幫忙的官員及學者,在感同身受的熱度過後,接下來就只剩下來腦力激盪,大家比創意,科技城、龐貝廢墟等等喊價式的造鎮計畫就從沒有停過,雖然我們都把這些當作是笑話來看,但這些官員學者們可是認真的,並且已經找好支援、寫好計畫、準備大幹一番。

報載由經建會委員張隆盛領軍的東勢造鎮計畫已通過內政部核准,也就是說張隆盛委員念茲在茲的東勢科技城計畫也將要浩浩觴觴地展開,根據張隆盛所組的造鎮團隊決議,未來東勢鎮的走向,將規劃防災綠地公園、防災中心、自行發電設備、通訊設備、飲用水系統、緊急避難設備、生命管線共同管溝等;引入社區寬頻網路規畫;都市設計及景觀規畫塑造新風貌;設置振興地方產業設施;震災紀念地點保存等,並將做為其他城市再造的典型。

老實說,這樣的重建模式其結果實在令人無法樂觀,它的問題包含兩方面,第一,將自己的想像強加於居民身上;第二,更嚴重的是絲毫沒有考慮到居民及社區能否承受的問題。

就第一個方面的問題而言,我們發現到當前的災後重建工作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那就是「傾聽災民意見」,話說得漂亮,但事實的運作卻又不是如此,張隆盛所組成以建築業為主的東勢造鎮團隊,包括了都市更新基金會、都市設計公司、不動產鑑定公司、建築規劃公司、防災及環境規劃公司、高雄市政府等,就是看不到東勢當地的居民組織,就連地方政府也沾不上邊,但張隆盛仍然大言不慚地強調,「須與在地人多溝通,規劃在地人需要的造鎮計畫。」

事實上,目前根本還沒有一個針對災區政治經濟問題的全面性訪調,國科會雖然已經有計畫在推動,但初步的結果也要在十月底才會出爐(看看國科會計畫和問卷,實在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會做出什麼好東西),在初步的訪調還沒有成型、居民的組織根本還沒有整合的時候,怎麼會有人有臉號稱自己有居民參與的造鎮計畫。

所以現在是用先上車後補票的手法在進行重建,我們看到一個個所謂的專家已經先依照自己的想像畫出一張張的大餅,而後再寄望用學術訪調的包裝來給予想像正當性,這樣的作法不夠全面、不夠細緻、更是為求沒有它所謂的與居民溝通,而大張旗鼓地帶硬體建設商進駐城鎮,更是將造成整個社區結構的毀滅。

因為官員學者們所描繪的烏托邦固然令人血脈噴張,但對於當地居民承受程度的評估卻完全付之厥如,由於重建的工作並不是免費贈送,當地居民必須有一定的投資才能進行,在災區禁建的命令下,災民要重建家園就只能接受官員學者的方案,而這裡是第一層的排除,將排除掉沒有能力及不想接受貸款的災民。

雖然進行重建的災民可以優惠申貸三百五十萬元低利貨款,但在社區經濟機能遭到地震破壞,而在整個造鎮方案沒有考量到的時候,貸款的災民如何能夠在當地恢復原有的經濟能力而進行還款,可怕的是,在造鎮完成、都市煥然一新後帶來的地價上漲,將誘使原本社區背著一屁股債的居民賣地離鄉背井,而這個是第二層的排除,使得舊社區的人文歷史結構完全崩解,風土人情不再,只剩下符合官員學者想像的美輪美奐社區建築。

政府政策的粗糙是顯而易見的,不知道是因為為求重建政策表面上的高效率,還是真的就是因為官員學者們吃像太難看,必須用最快速度把一個造鎮計畫吃下,否則就會被他人捷足先登而遺憾終身,而現在他們必須披著學術的外衣,扛著重建的大旗,畫著美麗的大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當初為求利潤而不擇手段的建商作支援,並讓它們在災區中翻雲覆雨,這些造鎮計畫中看不到災民,只看到建商準備大賺一筆、官員學者準備一戰成名,可以想見的,所謂的災後造鎮,官員學者與建商將是最後的贏家。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