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2005/09/26
新竹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這次本會會員大魯閣纖維新埔廠產業工會的談判與抗爭,得到了行政院勞委會,新竹縣鄭縣長及勞工局,縣議會尤其是新埔出身的張幸源副議長等多位議員,葉芳雄立委等中央民意代表,新埔鎮范曰富鎮長、鎮代會王增基主席及多位民意代表、村里鄰長和地方廟宇的支援、鼓勵,本會僅在此表達感謝之意。但特別是對於外縣市許多友會如中華電信工會、北市產總等等,勞動人權協會、桃園縣愛鄉協會等工運團體的支持,以及本縣內各產業工會與縣總工會的鼎力相助,本會僅在此向各友會團體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雖然這次抗爭的結果不盡理想,但是仍有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甚至學習的地方。第一是警察介入勞資爭議、偏袒資方的角色愈來愈明顯,也愈來愈粗暴,已經快要回到剛解嚴那時的氣候,這一點從中華電信工會試點罷工時就有很多工運先進指出來。

  第二是資方在加班費計算、平均工資計算等方面明顯違反勞基法,但在調解會上資方屢屢表示要勞工去打官司再說,再一次顯示司法程序先天上利於資方而不利於勞方的事實;勞委會動輒鼓勵勞工打官司、並以補助訴訟費用對勞方示好,顯然不是解決勞資問題的好方法。

  第三是大魯閣兩廠工會長期累積抗爭基金,到抗爭開始時已各有約40萬的金額,是一般一百人的小工會很罕見的;當然各界的支持也讓工會有更大的本錢,使得抗爭前中期都還可以只動用到捐款,基金到後來才開始使用。其他的工會可以在還沒有風波的時候,就教育會員居安思危,提早開始累積。

  關於以上最後一點,還有另一件事要提一下。據了解,6月20日桃縣卜內門工會大會上曾有知名資深工運人士、現在朝高官,在大會上鼓吹大魯閣工會先不要抗爭,等各友會捐款夠多了再開始打仗。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幫大魯閣工會募款,實際上是反動員。當時兩廠工會已經決定22日北上勞委會及親民黨,怎麼勞方反而提倡先不要有動作?且勞工一旦薪水沒著落,抗爭的時間一拖長就會形成巨大壓力,所以一般都是即使捐款或工會經費不足,也要會員繳費先趕快找適當時機開打,不要天天坐在廠內枯等(去年耀文電子工會抗爭前半期就有這樣的性質),拖垮員工生計也拖垮士氣。幸好大會上,會議主席卜內門工會蕭常務理事立即做了澄清,表示兩廠抗爭基金各有40萬上下,「是缺人不是缺錢」,呼籲友會以實際行動支援。這種反動員的言論,如果不是錯誤的情勢判斷,就是故意分化勞方來為資方服務,各工會不可不慎。

本文刊載於大魯閣纖維新埔廠產業工會反對違反關廠抗爭紀念冊中 購買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