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南工人的罷工看越南的政治

2006/01/09

  過年前後,在外資集中地區的胡志明市附近,「又」發生罷工,但這次比較不同的是,規模比之前大許多,而且有串連的趨勢。經過一週的騷動,工人終於取得了他們的要求:提高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到美金55元。這樣的過程一點也不奇怪:這是越南政治過程的常態,台灣的人若由此推斷台商會撤資,那表示對於越南政經的陌生。

  我們一般對於越南的想像總不外:國民所得低、貧窮、一黨專政、沒有民主。這樣的初步印象也不能說是錯誤,但是若是習慣地拿中國大陸一黨專政來做類比,那就大錯特錯了。越南的一黨專政是具有「內部派系競爭」的一黨專政,不同的派系有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利益表達上面,底層人民的聲音並非無法上傳。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革命元老」活著,他們住在鄉村地區,是地區的領導者,因此許多地方的聲音可以透過他們來傳達。

  一個鮮明的例子是1997年的太平省農民抗稅、抗議事件,因為地方官員貪污腐化,不僅拿了公款自己花用,還要另立名目課稅。太平省是當年越南對抗法國殖民者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但卻演變成大規模抗議暴動,在不同地區的農民同時與公安、政府官員發生衝突,造成一些傷亡;後續的抗議則是數千名農民騎著腳踏車到河內集體抗議陳情,要求撤換貪官污吏。這樣的抗議示威一直延續到1998年中,後來政府採取兩面手法來處理,一方面以軍隊來恢復秩序,另方面撤職查辦省黨部書記及數百名黨政官員。

  這次胡志明市的工人抗議,也有類似的影子存在。罷工的主要兩個原因:實質工資的下降,以及利益團體的折衝擺不平。但政府的處理手法則類似。

  外資工廠的基本工資已經超過六、七年沒有調整,而且自從2000年八月起,外資工廠可以支付越南幣,不是美金,當越南幣不斷貶值時,工人以美金換算的薪水就越來越少。如果對照於越南每年平均高達8%的經濟成長率,以及每年約3~4%的物價上漲率,這樣的薪水根本是逐年在減少。根據我的計算,目前一個勞工在胡志明市大概需要80到100萬盾才能有「適當的」生活,但目前的基本工資只有63萬盾,所以只能靠加班來維持此最低生活費用。

  此外,越南政府也知道工人的實質工資在下降,因此在兩年前就提議提高工人最低工資,但來自各國的商會(例如台商會)、越南當地的雇主協會、主管經濟的政府官員,都反對調薪,說法很熟悉:提高工資會增加成本,降低競爭力。去年的年中本來已說好要在今年的一月一日開始提高薪資(兩個方案,一個是提高到55美元,一個是50美元),但顯然工會要提高到55美元,雇主只希望50美元,可能協調不好,所以預計延期到今年四月。

  但越南工會基本上相當有影響力,去年的調薪沒搞定,連帶讓基層員工、基層工會「人心浮動」,我們不知道上級工會在此次罷工扮演的角色,但顯然這些基層工會是有備而來,透過串連罷工抗議手段來逼迫政府表態。最後就是政府宣布基本工資調高到55美元,且從2月1日起算。此外,政府也認為,已經對「子民」很好了,所以不應該繼續罷工,也逐漸以強硬手段來處理罷工事件。

  這樣的政策制訂,明顯看到越南的政治,雖然沒有透過民主選舉制度來產生的議會,但政策過程卻必須考慮一般民眾的感受。他是一種混合著西方「利益團體」政治競爭以及傳統「家父長制」意識型態的政治體制,也因此越南的政治通常不會走向極端,而且多少還貼近人民的生活。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