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地,台電董事長席時濟沒有去過核四預定地貢寮鄉,或者他從來只是坐著 官車到廠區,不曾瞧瞧外面什麼樣子,否則他不會沒看到,沿著濱海公路一進貢寮 鄉,鄉民們在路兩旁所立「反核不反電」的標語牌。經過這麼多年的奮鬥,即使向 來反核的陳水扁當選總統,台電仍然在拿「反核四等於沒有電」的恐嚇牌來嚇人, 這幾天的新聞媒體仍然都是席時濟那不及格的邏輯,一方面說明年會缺電,一方面 卻拿至少五年以後才會蓋好的核四廠來強調核四對明年缺電的重要性。這種瞞天過 海的荒謬理由很明顯會造成誤導視聽的效果。
席董事長說,如果核四不蓋會損失四百億?但是他顯然忘了這還意味從一千七 百億省下的其他一千三百億,那省下的一千三百億至少能在同樣的時間裡再蓋兩座 天然氣發電廠;他也「忘」了說,不蓋核四再就不必一處處花數十億的「核電後端 營運基金」去「拜託」離島、偏遠地區的民眾接受核廢料運送留置當地。這些都是 核四廢除後人民省下的納稅錢。一個替迷信核能工業的舊政權服務,帶著舊思維的 舊官僚,實在不適合告訴我們核電的成本到底怎麼算。
台電向來也不單是席先生所美化的能源執行單位,事實上,由於過去受限於相同的權力結構,國營事業與行政部門、黨的決策都是互相連貫的,因此台電高層其 實也是決定台灣能源分配比例的共同決策單位,更不用說它動用許多經費限制台灣 的能源開發研究單位的走向,控制著相關能源科技的資訊。回想過去,關於核能好 壞、新能源、再生能源發展情況的資訊,不都是台電在各場合報告和宣傳。我們還 沒計算,為了蓋核四,阻撓了多少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產業的時機。如果它只是一個 執行單位,就不應該也沒有權力擅自發言,一副替代方案完全不存在的口吻。
替代方案當然是存在的,而且不會只有一個,舉凡徹底實施省電規格制度化、 設立天然氣電廠、擴充汽電共生設備到擴大再生能源規模。只是過去都被台電以各 種方法壓低其所有潛力,以確保核四上壘。所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擺脫國民黨控制 的能源決策與執行單位的「政治干擾」,全面恢復對天然氣電廠、汽電共生設備和 其他再生能源的的開放與評估。我們希望政黨輪替之後,新的政府能夠擺脫科技官 僚的「綁架」,畢竟「科技」或許能維持中立,但詮釋科技的人卻不會是中立的, 希望能有勇氣革除能源政策的政治限制,展現民進黨的政策視野,東北角是豐富的 生態基因庫,正值今年是「生物多樣性年」,我們呼籲能源政策的新走向應該想想 三貂灣海岸生態所受的傷害與損失,而不是一時迷惘而掉入錯誤工程的錯誤數字 裡,更不要落入長期依附執政黨的科技官僚們所形塑的迷思中。
相關剪報;核四續建否 由新政府決定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反核與能源政策小組召集人 康世昊 電話:886-2-23041950 傳真:886-2-23061251 會址:台北市108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02巷3弄20號1樓 E-MAIL:teputc@tpts1.seed.net.tw http://www.teput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