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綠色政府架空綠色 要求檢討新十大建設 環保團體齊聚行政院

2004/04/27

■行政院無人出面,環保團體將陳情書丟在地上,以示抗議。

  抗議「綠色政府,架空綠色」!今天上午,來自台灣各地、近二十個環保團體大串聯,齊赴行政院前抗議游揆以五年五千億方案未通過為由暫緩總辭。他們反對粗糙草率的新十大建設,要求游內閣總辭,五年五千億方案留待新內閣上任後再重新評估。沒想到行政院態度傲慢,來給相應不理,管區員警更是很快就舉起行為違法的牌子,要求立即解散。現場團體在說明訴求、高喊口號後,將陳情書丟在行政院大門口的地上,以示抗議。

【應重新檢討新十大建設】

  上週四(4/22)是世界地球日,台灣各地環保團體在台北NGO會館共同召開「2004全國NGOs環境會議」。當日陳水扁總統曾親自到場致詞,並承諾把本次會議的結論當為未來施政的重要指導方針。沒想到言猶在耳,近日行政院卻強力運作,要讓選前急就章提出、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衝擊的「新十大建設」預算案快速通關,和陳水扁422的誠意與宣示互相矛盾,可說是自打嘴巴。

  環保團體表示,他們不是完全反對「新十大建設」,而是反對將新十大建設包裹表決,反對草率粗糙的規劃沒有進行環評就編列預算。他們主張,具高度爭議性的蘇花高、四大人工湖計畫必須和新十大建設脫鉤,每一個個案都要先進行政策環評。

【影響鉅大的蘇花高】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會長林聖崇指出,像蘇花高這種經費近千億、影響層面鉅大的建設案,當時的政府不應僅僅以通過環評說明書的方式來為人民、環境把關。

  洄瀾夢想聯盟執行秘書沈嘉玲指出,蘇花高除了多項行政程序違法問題之外,花蓮縣政府公布的民調可信度值得懷疑。這份七成八贊成興建的縣政府問卷,並未提供蘇花高的利弊得失訊息以及花蓮發展的其它可能性,而另一份由東華大學所做的民調,較客觀地提供了利弊得失與替代方案,結果反對加上贊成暫緩的民意高達六成三。

  此外,民間已經提出替代蘇花高的發展方案,地方可以用這筆錢來做別的事,例如建立大眾運輸系統(如輕軌電車系統)、建置東部高速網路、提升縱谷車站功能與景觀再造、恢復自然海岸、社區產業技術與人才培訓等。

【人工湖的問題】

  在「新十大建設」規劃中,要興建桃園大湖、雲林大湖、台南大湖、高屏大湖等四座大型人工湖,其中僅吉洋人工湖(即高屏大湖)通過環評,其它的連計畫書都還沒有。然而,這座被外界視為美濃水庫替代方案的吉洋人工湖,因為錯誤的規劃與不當的執行,已引起民間嚴重關切。台灣生態學會、屏東縣教師會等近20個團體今天聯合聲明,要求暫緩推動吉洋人工湖,重新執行政策評估。

width=200>

■民進黨團部分由蔡煌瑯出面接待。

  面對外界可能會有為何環保團體又反水庫、又反人工湖的疑問,李根政澄清,人工湖,相對於過去的建大水庫,確實是比較進步的,但實際規劃與執行的不當,仍會將好的東西變成不好的。他們並非反對人工湖,而是反對不當的人工湖。

  吉洋人工湖目前主要問題包括:1. 深達12公尺,等同於直接將700公頃的地下水暴露於地表,將引起地下水源污染、蒸發量巨大等問題。2. 人工湖主要目的是引豐水期的地面水,補注於地下,於枯水期時使用,而非儲水。但目前吉洋人工湖的規劃乃是直接以高美攔河堰引荖濃溪水注入,幾乎沒有地下水補注的功能。3. 砂石利益:吉洋人工湖預計可開採6500萬立方公尺的砂石,獲利保守估計在100億以上,大規模的長期開採工程將帶來水污、空污、砂石車頻繁等環境、安全問題。

  更嚴重的是,吉洋人工湖預定地一帶,是目前採砂和盜採最猖獗的地區之一,農田被盜挖2、30公尺深,然後回填廢棄毒物。豐水期時地下水自然湧出,形成許多毒水潭,至今未見政府提出任何整治對策,吉洋人工湖開挖後將因毒水擴散而成為超大型毒水潭!

  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清圳指出,800公頃的雲林大湖亦不適於挹注地下水,大型湖會破壞生態,他們希望採取的是多元、分散式的水資源方案。此外,雲林來的多個團體更強力要求停建湖山水庫,湖山水庫預定地不僅有梅山、桐樹湖斷層帶通過(均已超過水庫壩體耐震的安全設計),更會破壞世界上分佈密度最高的八色鳥棲息地。此外,湖山水庫的環評通過三年卻未開發,在場團體指出依法應重作環評,而不是僅以環境差異分析輕輕交代過去。

  最後,陳清圳指出,雲林的民生用水早已足夠,不論是雲林大湖,還是湖山水庫,都不是要供應民生或農業用水,而是要供應六輕、八輕的工業用水。他點出了台灣的執政者一直以來思考、規劃台灣「水資源」的方向——為資本家提供便宜而充裕的工業用水——也就是今天環保團體所要批判的、總總問題的根源——違反社會公平、環境正義與永續發展的產業政策。因此,今天各團體除了針對新十大建設提出建言與原則外,亦大聲呼籲要放棄「以開發主導經濟」的舊思維,逐步轉向「以保育支持發展」的新思維。

■國民黨部分由孫國華出面接待。

【立院各黨團意見】

  今天早上雨勢甚大,遠從屏東、高雄、花蓮、台南、雲林、台中、新竹等地趕來(當然,也有許多台北的團體)的多位環保團體代表仍準時在行政院前集結,拉起標語。在行政院相應不理、環保團體憤而離開,大家高舉旗幟和標語,來到立法院拜會黨團。

  民進黨團由蔡煌瑯出面接待,蔡煌瑯表示民進黨過去「綠色國土,永續經營」的堅持並未動搖,希望一切依法行政,環評是最重要的步驟,他承諾將環保團體的訴求帶回黨團討論。國民黨方面則由孫國華接待,他表示在野黨一定會強力監督,也會在舉辦公聽會時邀請環保團體出席。

【環保團體選後大串連】

  雲林縣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張子見指出,422的2004全國 NGOs環境會議,是台灣環保團體的集結與宣示,扁政府看似有正面回應,但隨後行政院又執意推動五年五千億計畫,讓環保團體更有覺悟,要加強彼此串聯和人民教育,也開始思考和反對黨良性合作的可能性。這是民進黨政府連任之後,一股強大的監督力量。在拜會行動之後,環保團體聚在一起討論後續的行動策略,並分享各自的工作經驗。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