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蘇花高成為環保與發展的對決?

2004/06/29

  今天原為經建會「因應國道五號(蘇花高)衝擊規劃小組會議」第二次會議,將決定蘇花高到底是續建,還是進入二階環評。雖然今天清晨經建會臨時取消會議,支持興建的民眾與憂心環境衝擊的環保團體代表還是到場表達訴求。

  上午九點半左右,台灣環保聯盟、主婦聯盟台中工作室、非核台灣聯盟、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二十一世紀議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環保團體代表手持花束,欲前往經建會為堅持環保的官員加油打氣,卻遭現場員警以人牆阻擋,立即舉牌要求解散。警方表示,雙方團體立場不同,會有衝突,前者有合法申請,警方要保護合法。最後,由經建會代表王姓技正,到警方人牆外代表接受獻花。

  今天上午不到九點,花蓮縣議會次團體法規會動員的近百位花蓮鄉親,就已手舉「請政府遵守承諾,蘇花高依法立即動工」的標語,到達經建會門口。花蓮縣議會政策會執行長表示,交通不便對地方產業衝擊很大,蘇花高是從二十幾年前開始,歷任地方首長就極力爭取的。預算編列已經過了11年,應立刻執行法定預算。

  至於受各界關注的蘇花高環境衝擊問題,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葉耀輝表示,他自己是學土木工程的,蘇花高的工程絕對沒有問題,唯一的問題是政府一再拖延。花蓮縣議會政策會執行長則表示,以現在的科技與技術,蘇花高不會有環境衝擊問題,過去 11年來已經執行過路線勘查、環境影響評估,難道過去的人都是傻瓜嗎?

  此外,現場多位代表強調,三次的民調結果都一致(近八成支持興建),沒什麼起伏變化,一個多月的公意論壇也獲得相同民意。對此,洄瀾夢想聯盟回應,民調部份是一次委託三家不同的公司而非作三次,民調問卷並未提供其它選擇,也就是所謂的替代方案,只有「要」或「不要」蘇花高的選項。至於公意論壇,所謂「一個多月」事實上只舉辦了三天(去年12月29日,今年1月2日、 1月5日),花蓮北、中、南區各一場次,皆安排於非假日的早上九點半,場地不大、報名程序又繁雜,無法讓有興趣的民眾都能夠參與,達到「充分討論、地方自治」。在形式上,沒有公開辦論的程序,變成先報告的只能被動挨批,無法再回應。受縣府委託主辦公意論壇的更生日報,亦為未遵守媒體公器公正、客觀立場,將主張興建蘇花高的正方意見擺在前面的版面(18版及17版)刊出,而洄盟意見的呈現卻被明顯的往後挪移到31版及28版。

  正如洄瀾夢想聯盟在面對蘇花高議題時大力疾呼的,除了這條速公路之外,花蓮的發展還有其它更多元的選擇,而非「一條蘇花高,你要還是不要」這種狹礙、綁架似的選擇。環保與發展並不必然要對立,但從過去國民黨政府到現在民進黨政府,都沒有負起應有的,細緻處理地方需求、詳細調查重大工程對環境生態衝擊、提供多項替代方案的責任(僅以草率的環評說明書敷衍了事),而是用丟給你一條高速公路、用比砸錢、比工程款有幾個零的方式來敷衍地方求發展、求改善生活的渴望。

  這樣不負責任的態度,讓花蓮人等一條高速公路等了11年,將花蓮的發展、美夢全部繫於其上(卻又不能保證高速公路建好就等於發展),逼迫花蓮人必須在好山好水和生活水準改善中忍痛擇一,造成今天北上鄉民和環保團體形勢上的對立,讓被迫二選一的人民自己去鬥爭,誰贏了我就聽誰的,好一個尊重民意的政府!蘇花高如此,坪林交流道如此,其它更多「建設」亦何嘗不是如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