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ool News】珠三角、長三角民工荒的再探討

2005/03/14

苦勞網的編輯告知,2月底投稿的「春節惡化珠江三角洲民工荒」在「2005的夏季失業潮?」引發一些討論。所以在這裡多把一些我觀察到的點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在今年三月開始之後,民工荒不僅僅在珠江三角洲出現,長江三角洲、閩東南等地,甚至內陸的江西地區也開始遭遇民工短缺的問題。

【珠三角缺工嚴重】

  2005年1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數據,企業缺工主要發生在珠三角、閩東南、浙東南等加工制造業聚集地區,珠三角地區為廣東省現有1900多萬民工的主要集中地,也是缺工最為嚴重的地區,有近200萬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約為10%。其中,深圳現有民工420萬,缺口約40萬,東莞1.5萬家使用外來勞動力的企業缺工近27萬人。

  鐵路部門的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05年春運期間的務工流總體減少近7.56%,南下務工人流日均減少約一萬人。值得注意的是,一度僅在個別企業、地方出現的用工短缺卻在國內多個地區迅速波及,並逐步演變為「民工荒」問題,一些重點地區的民工缺口高達10%。

  在珠三角,民工荒愈演愈烈,各大媒體中,不時出現「深圳缺工10萬,東莞缺工30萬……」的消息。而廣東省政府也開始呼籲勞動密集型企業必須盡快尋求轉型,各地政府則要重新審視原有的經濟增長模式,從政策導向上引導地方加快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應對「民工荒」。

【缺民工還是熟練工?廣東官方說法不同調】

  不過對於民工荒的成因,廣東省的官員卻有不同的說法,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認為沒有民工荒,廣東欠缺的是技術熟練工。

  黃華華在3月7日的北京兩會廣東代表團的行程中時表示:「我倒不一定贊成『民工荒』的說法,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從總量來看,農民工不僅沒有減少,還有新的增加。2003年底,半年以上外省民工在廣東打工的有1300萬人。2004年底則達到了1600萬人。同時部分企業缺工確實存在,但是結構性的,主要缺技術工人。我們抽樣調查了290個企業,技術工人大約缺18.2%。」

  2月24日,廣東省召開社會和勞動保障會議。主持會議的廣東省副省長表示廣東的招工形勢嚴峻。他披露的一個事實是,節前從火車站走了600萬,但從年初一到年初十,回來的只有250萬,還有350萬沒有回來……。

【技術工、農民工雙缺】

  其實現在的缺工是技術工、農民工雙缺的現象。出現民工荒的地區,工資長期偏低,例如2004年9月,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12年來,珠三角地區民工月工資僅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業民工每月工資在10年前就達到了600-1000元的標準,目前仍然不動如山。

  在政府公務員10年中數次加薪、大學畢業生待遇節節高昇的情況下,農民工仍然拿著10年前的工資。因此有人諷刺地說,10年前,老子打工拿600元,10年後,兒子打工還是拿600元,不出現「民工荒」才怪呢。

  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方潮貴就說,1987年的時候,一個在北京當局級幹部一個月的工資是100多元,深圳打工仔的工資卻可以達到200元左右。當時全國的勞動力從四面八方擁向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現在這個優勢不明顯了,一個勞動力在珠三角城市掙的錢,在他自己的家鄉打工可能也掙得到,而用同樣的錢在家鄉生活,日子可能要過得更好一些,他當然寧願不出門。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張麗賓則認為,出現「民工荒」的地區實際上陷入了一個低技術的陷阱。由於勞動力極其廉價,對農民工則只注重即時使用,不加以培養,農民工的素質長期沒有得到質的提高與這些地區生產技術的提高形成了矛盾,一方面是「民工荒」,一方面卻是熟練技術工的短缺。

【長三角的缺工】

  長三角地區的狀況和珠三角不太一樣,據浙江省就業管理服務局統計,春節後兩周內,來浙民工已達到了13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近兩成,每日平均約6.5萬民工到浙江各地尋找工作,而其中不少是曾在珠三角打工而今轉戰到浙江的民工。

  而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勞務公司總經理夏超寧說,普工這一塊還是供大於求,「但是技術人才比較難找」。在杭州,一家大型戶外用品生產廠的廠長朱連生連也說,工廠有700多名工人,技術工人卻還缺400多人,「我們到江西去擺攤,到安徽去擺攤,最後招到的技術工人只有30多人。」

  浙江省勞動廳的有關人士表示,民工荒總體來說是結構性短缺(缺技工),行業性短缺(在製衣、皮革等方面)等方面情況還沒有像珠三角那樣嚴重。杭州市人力資源中心有關人士分析指出,浙江現在出現「技工荒」,主要是由於工廠規模擴大引起的,而在進浙打工的工人總量上,卻是呈逐年上升走勢的。

【改善勞動條件搶人?】

  在外打工賺得錢越來越少,條件又差,離開農村前往各地打工的誘因。開封杞縣農民張全德在大年初五就到了鄭州打工,但他把前幾年自己一起打工的幾個兒子全部留在了家裡。「今年地裏活重,得留些人在家。」張全德說,再過幾個月,自己也得回去一趟趕農忙。

  「去年在外面幹了一年,回家帶了5000塊錢;我琢磨著,今年在家種糧食也能掙到這個數,可能比這個數還多一些,所以就讓娃們在家收拾地。」張全德說,自己家地種有將近20畝地,去年夏秋因為遭了水災,收成比較少,所以都出來打工,而今年氣候不錯,應該是一個豐收年,政府又減免農業稅,種地可能比出來打工划得來。

  為了解決招工困難的情況,3月1日,東莞市開始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從450 元調高到574元。深圳將計畫在今年7月1日起調整深圳的最低工資,據瞭解,深圳市此次擬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特區內最低月工資由610元調整為690 元,增長13.1%;特區外龍崗、寶安兩區月工資則由480元調整為580元,增長20.8%。

  很多的工廠也開始改善軟硬環境,管理人性化,比如說提高工人獎金,多接訂單時,也同時多招工人,以防止出現加班過多。並改變生產流程,使得效率更高。此外,還積極改善車間環境,裝設中央空調等等。還針對工人提出的意見改善工人的食宿,實行訂餐制等。

  但這種改進只是少數企業單方面就缺工現象的應對,更多的企業開始進行關廠、遷廠至更內陸的地區。不少論者還是再度強調,增進勞工本身的權利意識,才是解決勞資緊張關係的正途。況且目前中共的法令中,對於進城農民工仍存有許多的歧視,例如排拒於社會保障制度之外。這些長久的問題,中共政府不求改善,卻一直等到企業缺工時才猛然驚覺,改革開放到底是為誰而開放呢?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