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三法是否在本會期通過修法,這兩天就會見分曉。趕在立法院表決前夕寫下這篇文章,前提是看到三法的鬥爭必將延續,這個階段檢視行動的意義,不過是為未來抗爭累積些準備。關於條文的諸多質疑已有許多文章論述,在此不贅述。我只從最簡單的問題出發,針對這波勞動三法修法應不應該擋、要不要擋寫些感想。
許多工運幹部都很清楚,現行的勞動三法對於勞工團結與合法鬥爭的限制相當嚴苛。這般綁手綁腳的勞動法令,值得我們盡力爭取嗎?站在工人民主的立場,只要法令(甚至整個國家機器)一天跟資本家站在一起,壓制工人爭取政治與經濟的民主,就絕對不是進步與自由的。因此,這場反對勞動三法修法的鬥爭,自然有其在體制內抗爭的侷限性。然而,如果老是從脫離現實,僅從最終目標來檢視行動的必要性,等於宣告要工人放棄鬥爭,因為任何努力都不過是在資本主義體制中打轉。
革命左派的寶貴經驗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工人要徹底打碎舊體制,建立新社會,不是單靠意志就可以了,必須從日常各種政治、經濟、社會鬥爭過程中學習,才能勝任起變革社會的重責。而在這場反對勞動三法惡修的過程中,我們有了許多豐富的政治學習素材:透過揭露兩大總工會頭人的背叛,讓群眾學習到組織民主的重要性、從立法院政客的利益角力與出賣,彰顯發展獨立工人政治力量的必要性、從行政機關(勞委會)的暴政虐行,批判資本主義政權壓制工人的作用…..這些對於提昇工人幹部的政治意識來講,難道沒有進步意義嗎?更何況面對敵人拿著大刀砍殺,我們還要以無法扭轉情勢為由,坐以待斃嗎?怎能不起身抵抗,爭取更多時間、空間,集結對抗實力呢?
也有幹部認為,廠場工會侷限了群眾的抗爭實力,一般勞工甚至工會幹部對於規範冷卻期、限制罷工、擴大爭議行為等不痛不癢。這就好像我們常常聽到的,會員都不團結了,工會還要阻擋資方的壓迫嗎?確實。台灣工人的團結還有一段路要走,但重點是,工人運動鬥爭就是這麼現實,不進則退,今天讓人家得寸進尺,明日就限縮了少得可憐的戰鬥空間。從小到大的鬥爭,都是這般道理,卻老是有兩種態度看待此事,一是透過一波波行動集結更多力量,一是消極以對,逐步萎縮既有的陣地。
擺在眼前的,表面上是勞動三法修法情勢,實際上卻是思想鬥爭的老問題。前者的成敗不過是一時,講白了,這個會期修法被擋下來,下個會期還是舊案重提;這個會期過了,也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但重點是,我們如何透過日常的鬥爭,跳脫思想的窠臼,建設性地思考工人運動的發展,藉由一次次的磨練,鍛鍊出意志堅強的工人隊伍。今日開動員會議時,一位工會幹部原本關心廠內經濟鬥爭,無心商談反三法惡修行動。然而,當他正在焦慮資方要因應勞退新制調整薪資結構,將固定薪改為變動薪時,突然驚覺現在勞動三法就如同勞退一樣,惡法不擋後患無窮!!
這讓我體認到,務實地做好提昇工人群眾的政治宣傳工作後再來感嘆也不遲。身為後輩的我,若非在此次行動中看到自主工運的契機,怎敢在工運先進前搬門弄斧呢,深深期待這些不成熟的意見,能引發更多深度討論。